第二百五十五章 愤怒的李世民252(2 / 2)

“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李渊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李麟戟将军之功,朕心甚慰,自当重赏。然则,赏罚之道,需平衡各方,方能服众。朕意已决,即日起,赐李麟戟黄金千两,锦缎百匹,良田千顷,并加封‘西域安抚使’,掌管西域军政要务,同时设立西域都护府,由朝廷派遣文官辅佐,共同治理西域,确保边疆安宁,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此言一出,殿内百官皆面露敬佩之色,纷纷跪拜称颂:“陛下圣明!如此封赏,既彰显了朝廷对功臣之重视,又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之弊,实乃两全其美之策。”

随后,百官们围绕李麟戟的功劳展开了更为深入的讨论。有人提及李将军的智勇双全,如何在战场上以少胜多,以奇制胜;有人则讲述李将军如何深入民间,体恤百姓疾苦,推行仁政,赢得了西域百姓的真心拥护。更有一些大臣,开始构想如何利用李麟戟的胜利,进一步拓展大唐的疆域,加强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纽带。

在这场讨论中,李渊始终保持着微笑,时而点头,时而沉思。他深知,李麟戟的胜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大唐国威的彰显,是丝绸之路繁荣的保障。他更明白,只有充分利用好这份胜利,才能让大唐的国运更加昌隆,让百姓的生活更加安乐。

随着李渊在朝会上正式宣布对李麟戟的封赏决定,这一喜讯如同春风一般迅速吹遍了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进而席卷了整个大唐帝国。宫门之外,传令官骑着快马,手持黄绸圣旨,穿梭于官道与市井之间,将这份荣耀与喜悦带给了每一个角落的百姓。

长安城内,茶馆酒肆之中,人们的谈资无一不围绕着李麟戟的赫赫战功和李渊的英明决策。说书先生们更是添油加醋,将李麟戟如何智取三城、如何以仁政治理西域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引得听众们时而惊叹连连,时而掌声雷动。孩童们在街头巷尾嬉戏时,也不忘模仿着说书先生,比划着想象中的战场英姿,心中种下了一颗颗向往英雄、热爱国家的种子。

“听说了吗?李麟戟将军不仅打下了楼兰、焉耆、龟兹,还深得西域百姓的爱戴呢!”一位商贩在市集上高声向周围的人炫耀着自己刚刚从茶馆听来的消息。

“那还用说,我早就听说了!李将军可是咱们大唐的骄傲,皇上都亲自封赏了,还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以后西域的治理就更加稳妥了。”另一位顾客接过话茬,满脸自豪。

不仅仅是长安城,随着消息的传播,整个大唐的民间都沸腾了起来。边疆的百姓们更是欢呼雀跃,他们深知李麟戟的胜利意味着边境的安宁,意味着他们可以安心耕作,不再受战乱之苦。而内陆的百姓,则对丝绸之路的畅通充满了期待,他们相信,随着西域的稳定,大唐的商队将能更加自由地往来于东西方之间,带来更多的财富与机遇。

在乡村的田野间,农人们停下手中的活计,聚在一起谈论着李麟戟的战功。他们虽然未曾亲眼见过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但那份对英雄的敬仰与对国家的热爱却是同样的炽热。老人们则感慨万分,他们回忆起往昔的战乱岁月,更加珍惜眼前的和平与安宁。

“真是天佑大唐啊!有了李将军这样的英雄,咱们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一位老农望着远方的天际,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与此同时,各地的士子们也纷纷提笔,撰写诗文歌颂李麟戟的功绩。他们的笔触或激昂慷慨,或温婉细腻,但无一不表达了对李麟戟的敬佩与对大唐未来的美好憧憬。这些诗文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大唐,成为了民间热议的又一焦点。

李渊的昭告不仅让李麟戟的战功得以彰显,更激发了整个大唐帝国上下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人们纷纷表示要学习李麟戟的英勇与智慧,为大唐的繁荣与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李渊本人,也在这场民间热议中看到了自己作为帝王的使命与担当——那就是要带领大唐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让每一个子民都能享受到和平与繁荣的果实。

在遥远的汾州,远离了长安城的繁华与喧嚣,李世民,这位雄心勃勃的皇子,此刻正站在城头之上,目光穿过层层云雾,仿佛能望穿千山万水,直达那遥远的西域战场。然而,他的眼神中却充满了难以掩饰的愤怒与不甘,那份本该属于他的胜利与荣耀,如今却被一纸捷报击得粉碎。

“西域!竟如此之快便败了!”李世民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充满了无尽的愤慨。他紧握着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仿佛要将所有的不甘与愤怒都凝聚在这一瞬。

“李麟戟!又是他!”李世民怒不可遏,猛地转身,对着身后的幕僚与将领们怒斥道,“他竟敢如此轻易地就将西域平定,让我苦心经营多年的计划毁于一旦!”

幕僚们面面相觑,大气都不敢出。他们深知李世民对权力的渴望与对胜利的执着,更明白此刻的他已处于爆发的边缘。

“我本欲借西域之乱,牵制长安,再寻机而起,一举攻入皇城,可如今……”李世民的声音有些颤抖,那是愤怒到了极点的表现,“他却让这一切都成了泡影!”

“殿下息怒。”一位胆大的幕僚终于鼓起勇气,上前一步,试图安抚李世民的情绪,“李将军此举虽出乎我们意料,但实则也是为大唐社稷着想。西域稳定,丝绸之路畅通,对于大唐的繁荣与昌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繁荣与昌盛?”李世民冷笑一声,目光如炬,“我若不能为这大唐的繁荣与昌盛添砖加瓦,那便让我亲手将这盛世颠覆,再造一个属于我的时代!”

此言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色变。他们从未见过李世民如此失态,更未料到他对权力的渴望竟已到了如此地步。

“传令下去,”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但声音中仍难掩愤怒,“加强汾州的防务,同时密切监视长安的动向。我要知道,李渊与李麟戟接下来的一举一动。”

“是,殿下。”将领们领命而去,留下李世民一人站在城头,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愤怒,有不甘,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筹谋与野心。

他知道,这一次的失败并不会让他放弃。相反,它会成为他前进的动力,激励他更加努力地寻找机会,去实现自己心中的那个梦——一个属于李世民的大唐帝国。

然而,在长安城内,李渊与李麟戟的名字正被无数人称颂,他们的功绩与荣耀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整个大唐的天空。而李世民,则只能在汾州的偏远之地,默默承受着失败的苦涩,等待着下一次的机会,去证明自己的实力与野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