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_分节阅读_第472节(2 / 2)

  再有宗室的支持,起码在这些姓“李”的人当中,他比安定更应该成为父皇的继承者。

  只是他此前的“淡泊”显然并不仅仅是因为,他需要给韩王霍王这些人表演出一个更为端方的形象,也因为……

  他心有顾虑啊。

  “你说要让天后对我和对安定平等相待,以朝堂之上的情况看,你觉得可能吗?”李贤苦笑。

  他有时候甚至在想,是不是因为在安定出生和他出生之间间隔了太短的时间,加上母亲又是在前往昭陵拜谒的路上将他给生下来的,生得格外艰难,所以对他天然便有几分厌恶。

  但又或许,那仅仅是因为安定和天后之间的同盟时间已经太久了,久到他根本没有从中插足的机会。

  李元轨却并不这么看。“但你依然是她的儿子。不是杞王,或者是什么其他人去当那个未来的天子。到了那个时候,她以太后的身份依然能享受到天下人的崇敬。”

  “反倒是她若扶持安定公主上位,还不知能否保全身后之名!”

  李贤愣住了一瞬,又张口问道:“那……你说的武力呢?”

  若说此前李贤还觉自己到了边境也能带兵打仗,北地一行就是彻底打碎了他的这个幻想。

  而在安定公主的赫赫战功面前,他不信他面前的这位皇叔居然能够违心地说,要是给他领兵的机会,他也能够超过她的。

  那也未免太过荒谬了。

  李元轨倒是没这么想,但在他和越王李贞等人敲定的计划里,这确实不是什么问题。

  听出李贤终于愿意明确地和他们走到一起,他的脸上甚至浮现出了一抹笑容:“各方宗室随时能自为官任职之地驰援京师,而在这东都洛阳之内,只要安定公主一日未归,我们就有继续募招人手的机会。”

  “她以为你已因先前的战败意志消沉,再没有跟她争夺皇位的想法,也正是你能利用的地方。”

  他低声朝着李贤说道:“殿下,只要您还有登临大宝之心,我等必为您送来甲胄武装,让这李唐天下重回正轨!”

  李贤的眼睛里闪过了一缕明光。

  若是李清月身在此地的话必定会说,这可真是好一番贪婪而又无知的眼神。

  但沉浸在有人扶持、前路在望幻想里的李贤没有一面镜子在手中,看不到自己到底是何种模样。

  本就没当李贤是真正君主的霍王更是乐于看到他的这个表现。

  因为,李贤的答复已紧跟着出了口。

  “那就……有劳霍王了。”

第266章

  李元轨步出李贤的宅邸之时, 脸上已多出了几分如释重负。

  有这个在名义上最合适于继承皇位的人顶在前头,他们这些意图对抗安定公主和天后的亲王,也就多出了一份底气。

  但这位曾经被铁勒人俘虏过的废太子, 到底能否因此次取胜坐稳皇位,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他可是听说了。

  那位镇国安定公主在边境,将征讨铁勒得胜之事, 刻在了京观旁树立的碑铭之上。自去岁北部受降城开始建立至今,从并州都督府和云中都督府不知调派过多少士卒往来奔走, 都在那碑铭之上见到了蛮夷掳劫太子的“罪名”。

  他和李元嘉说什么成王败寇、粉饰过往的话,说出来听听也就算了, 大约也只有被忽然托孤的韩王和急于摆脱现状的李贤才会相信这样的话。

  世人真的能接受这样的一位天子吗?能接受李贤在被废黜太子之位后登上君王宝座吗?只怕不会的!

  到了那个时候, 就是他们这些宗室的机会了。

  相比于这个没用的废太子,他这个高祖皇帝所出的亲王,是不是要更有胜算一些呢?

  不过在此之前, 他还是该当做好一个辅佐者该做的事情。有些话也不适合过早说出来,闹得他们这些各有想法的亲王内部生乱。

  到底要如何瓜分天下, 还是得手之后再说吧。

  有了李贤的许可,有了其他亲王的同仇敌忾, 李元轨当即做起了准备。

  要想让李贤顶住安定公主的压力,光只是让他重新成为太子是绝不够的,只能是他直接成为天子。

  而以天皇如今的身体状况,这个时间只怕不会太久了。

  那么眼下最为要紧的,就是在这一日到来前, 趁着安定公主不在长安, 在洛阳城中掌握一支足够有分量的甲兵。

  因洛阳这东都大多时候处在天后的管辖之下, 天后的手里当然有一支这样的势力,可惜, 在他们能够完全掌握局面之前,自然不能相信什么天后会完全站在李贤这头,将这支势力借出一用。

  哪怕不算安定公主,对天后来说更容易掌握的可还有一个李旭轮呢。

  但好在,终究是天无绝人之路。

  年初之时,陛下将王方翼调度入朝,由其接掌兵部相关事宜。

  在韩王李元嘉带来的消息里,陛下的托孤重任不仅和他说过,也和王方翼隐约透露过。若非王方翼出自太原王氏,天皇陛下在重新将其重用的时候心中还存几分疑虑,这份交托会更重一些。

  现在他的存在,更像是天皇提到台面上来制约宗室和安定公主的筹码。

  但想来,在阻止安定公主再进一步这件事上,他们是能和王方翼达成合作的。

  否则,就只会看到推进糊名制度的天后和掌握兵权的安定公主联手,将世家给再往下踩一脚。

  临近京畿之地也还有一路队伍可以调度,掌握在清河崔氏崔知温的手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