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想说的话17(1 / 2)

非正文。

故事写到这里,基本有个一个雏形,小说的正反派基本确立,剧情和人物也会慢慢填充。

当前正在进行的剧情是咸阳屠城和火烧阿房宫。

项羽为什么要屠城呢?

凡事我就喜欢问个为什么,想的多了,自然就得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史书给的解释是项羽残暴,真的就是这样吗?

作为史上最能打的战神,百战百胜的项羽难不成是个神经病?

这显然是无法说的通的。

本人并不是个阴谋论者,但是相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凡事事出必有因。

再比如说,项羽为什么要自封为西楚霸王,关中不香吗?

要知道楚国当时是秦朝的流放之地,课本上是讲过的,是典型的丘陵地形,可用耕地并不是很多。楚地开发要等隋唐宋以后,才会变成鱼米之乡。

而当时的关中就已经是沃野千里了,并不是现在的黄土高原,汉中也不遑多让,自秦李冰修建都江堰以来,是塞上江南,两大风水宝地他不香吗!

历史给的解答是锦衣夜行和沐冠而猴两个成语,项羽显得是那么的短视和不堪。

如果是这样一个人,他凭什么百战百胜,凭什么三万人吊打六十万!

所以本人不服,杠精本杠!

这一查就查到了,刘邦回到家乡时,情难自禁伴筑高唱大风歌,项羽和刘邦没有本质的区别,而项羽被钉在耻辱柱上。

然后再查高祖本纪,发现不止是项羽不稀罕咸阳,刘邦被封到汉中也不愿意去,是张良劝说了才去的。

直到追溯到咸阳被毁,这一切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在现代人看来,历史不过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自古成王败寇罢了。

而在当时看来,刘邦能战胜项羽是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解释的。自武王伐纣起,历代王朝都必须是仁义战胜不义,伟大的王朝开国君主都必须是仁义之师,如此方能君权天授,这是时代的制约,并不是太史公故意这样做的。

所以,刘邦必须是仁义的,那么屡次暴打刘邦的项羽,必须是残暴的,如此才能证明大汉的合法性。刘邦能战胜项羽,必须是项羽短智,如此才能完成逻辑自恰。

这是政治正确,是时代的产物。

强行降智的也不是我,而是那些笔下春秋的人。

史书里那些神神鬼鬼的东西,在现代人看来跟闹着玩一样。

还是那个问题,项羽为什么要屠城咸阳,项羽为什么生性多疑,项羽为什么妇人之仁,项羽为什么任人唯亲,项羽为什么坑杀秦卒?

然后就找到了很多不一样的结论,项羽但凡能从棺材板里爬出来,都会喊一声我太累了!

比如说任人唯亲这种事,横向对比,刘邦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发现两人没什么不同。龙且是项羽的发小,萧何是刘邦的第一个投资人,项梁是项羽的叔叔,樊哙是刘邦的妹夫,难道不重用亲人反倒用一个外人?

项羽手底下的蒲将军、钟离昧等人,都不是项氏族人。

就说韩信,一切史料和文学作品都认为是项羽无识人之能,那么真的如此吗?韩信在遇到项羽之前是什么情况,遇到项羽之后什么情况,跳槽到刘邦阵营后又是什么情况?

认真查阅对比之后,得到的结论颠覆了我自己的认知。

韩信被萧何挖走,不过是千金买马骨的马骨,并不是因为展现了什么才能,淮阴侯本纪里是真的写了的,就是刘邦对用来作秀的一把刀。至于韩信之后的成就,那是另一回事了。

之所以贬韩捧陈,那是刚好查淮阴侯本纪的时候,查到了同样经历的陈平,简直是绝了!思维完全不输现代人,比穿越者更穿越者。

陈平和韩信之间也不是胡乱杜撰喔…陈平真的出现在鸿门宴上的,再三确认过鸿门宴名单;韩信那时候就是在看门,樊哙也是看门的,不够资格赴宴。 韩信后来被杀,陈平真的补了一刀,要说没有原因,我不信,所以才有了这个剧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