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历史十大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臣楷模诸葛亮》53(1 / 2)

鞠躬尽瘁诸葛亮:天幕上的传奇忠臣

在那遥远的天幕之上,星辰闪烁,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一位伟大的忠臣身上——诸葛亮,一同盘点他波澜壮阔、鞠躬尽瘁的一生。

诸葛亮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世家大族。他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叔父诸葛玄生活。虽然命运多舛,但这并没有阻挡他成长为一个才华横溢的少年。

小诸葛亮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聪慧。他读书过目不忘,对天文地理、兵法谋略有着浓厚的兴趣。周围的人常常惊叹于他的早慧,而他却并不骄傲,总是默默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四处奔波,最后到了荆州。在荆州这片土地上,诸葛亮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像徐庶、崔州平等人。他们常常一起谈天说地,讨论天下大事。

诸葛亮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隆中这个地方,一边耕种,一边思考天下局势。他自比管仲、乐毅,虽然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觉得他是在吹牛,可他心中却有着远大的抱负,等待着一个能够让他施展才华的时机。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刘备在徐庶的推荐下,带着关羽和张飞,不辞辛劳地来到隆中拜访诸葛亮。

刘备第一次来的时候,诸葛亮正好出门去了,刘备只能失望而归。第二次来,又没见到诸葛亮。这可把张飞急得不行,直嚷嚷着诸葛亮是个大架子,不想见他们。但刘备却坚信诸葛亮是个难得的大才,一定要见到他。

终于,第三次,刘备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在草堂中,淡定从容地分析着天下大势。他说:“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然后,他话锋一转,指向荆州和益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军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这一番话,犹如拨云见日,心中豁然开朗。他知道,自已苦苦寻觅的能辅佐自已成就大业的人,就是眼前这位年轻的诸葛亮。而诸葛亮也被刘备的诚意和远大志向所打动,决定出山辅佐刘备,从此开启了他传奇的政治和军事生涯。

诸葛亮跟随刘备后,很快就面临着一场巨大的考验——曹操率领着号称八十万的大军南下,刘备的军队在曹操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

此时的刘备可以说是危在旦夕,而孙权虽然拥有江东之地,但也对曹操的大军感到忌惮。诸葛亮深知,只有孙刘联合,才有可能抵御曹操。于是,他挺身而出,主动请求前往江东,去说服孙权联刘抗曹。

在江东,诸葛亮舌战群儒,面对江东众多谋士的刁难和质疑,他镇定自若,凭借着自已的博学和口才,将那些反对联合的言论一一驳斥。他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他的话让孙权一方的人对刘备和他的军队有了新的认识。

接着,诸葛亮又巧妙地分析了曹操军队的弱点,他说:“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孙权被诸葛亮的话所打动,最终决定与刘备联合。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更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草船借箭,巧妙地利用大雾天气,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解决了东吴军队箭支不足的问题。

然后,他又与周瑜一起制定了火攻的计策。在东风起的那一天,火势借着风势,瞬间席卷了曹操的战船。曹操的大军在赤壁遭受了重创,狼狈地退回北方。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诸葛亮也因为在这场战役中的卓越表现而声名远扬。

赤壁之战后,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势力逐渐壮大。他们先后占据了荆州、益州等地。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开始了他对蜀国的精心治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