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德才论(1 / 2)

德才论2010年11月24日

就是听听前辈过来人的经验,当问及一个求职时德与才何者更重要,孙郎马上有反应支持有才无德。相信大多人会是支持有德的方面,中国人一向主张重德不重才。如果不能德才兼备,常是宁愿有德而无才。这就是你们平日受到的伪装催眠,待真正做的时候有几人不是才(财)为先。骨子里那披着羊皮的狼。最终还是会出来的,之如金庸小说连城诀里面的花铁杆。

当然,这类问题在现时现实社会里向来都是见仁见智的,孙郎简述一下自己的陋见如下:德才之说,谁为首?由来争论不断,各一家之言…

有德有才者可称圣人,

有德无才叫君子,

有才无德是小人,

无才无德庸人也!

最理想的当然自然是德才兼备,但自古以来德才兼备的“圣人”就是凤毛麟角。无才无德无一用处的庸人不用说,没人会要。那么剩下的是究竟选君子还是小人?在企业用人向来就有原则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但我想问的,这原则是在守业时候还是在创业时候。在平时太平盛世来说,自然是君子比较好,他虽没能力帮忙,但至少也不帮倒忙。小人呢?他有才无德,能够做好事,同时其才也足以做坏事。所以有时特别时候之如创业打天下,往往还是这些决定着胜为王败为寇的小人起到天平倾倒的重要作用。所以乱世用小人,太平用君子。一个企业也是一样,无可选下,创业挣扎时候用小人,稳步守业时候用君子。

有德无才只可守天下,不可打天下,之如春秋五霸宋襄公。

有才无德不可守天下,可打天下,不可共患难之如越往勾践;夏之桀、商之纣,隋炀帝(怎么我觉得隋朝修运河、巡张掖、开科举、开西域、征高丽都是为唐朝作嫁衣裳!)

有才的宋徽宗,李煜都是个只适合当大文豪的人,不适合当皇帝,只可惜生错在帝王家了。

封建时期,官员们的选拔是要“察孝廉”,试想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及亲朋好友都不孝、不忠、不信,又怎能对国家对社会尽心尽力呢。正是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了。

1枭雄曹操

用成绩说话,不会因为人物身份低看不起人待人为才,不轻视。后来之所以袁绍袁术败,曹操称雄一方,二者差别距离,大概出于此。曹操唯才是举,不论身份,故广纳天下能人,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气度,故成功。当然曹操有知错能改的气度这也是他成功原因之一。只是这类有才无德的人,是需要的时候就是来,不要的时候就是一脚踢开,以下就是很好的例子

------操夺取汉中时,急攻张鲁不下,后来打听到张鲁手下谋士杨松贪受贿赂,遂暗中使人以金帛送之,结为内应,杨松为曹操夺取汉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操平定汉中后,厚待张鲁,却将杨松斩首示众

还有

------操夺取荆州准备下江南时,需要训练水军,于是封荆州降将蔡瑁、张允为侯并兼水军都督。谋士荀攸提醒操说,二人乃谄佞之徒,不应给予高官显爵。操密告荀攸道:“吾岂不识人!只因吾所领北地之众,不习水战,故且权用此二人。待成事之后,别有理会

想必曹操在平定江东后,蔡张二人的命运都是与杨松等无异,只是周大帅哥在此前帅了一把。

平时我们教育人时候自是教德为先,但真正做起来的时候,有几个不像曹操般???

2分肉陈平

陈平“昧金”“盗嫂”,为人所发,刘邦怒责举荐者魏无知。无知言:吾举平者,因平之才,王所需,唯才举王用,不知其他…况纵有尾生、孝己之德于胜败何用,于王何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