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回 省试第二101(1 / 2)

省试共考四场。第一场,作诗、赋各一篇;第二场,作论一篇;第三场,作策五道;第四场,考帖经、墨义(近似现代考试的填空题、默写和名词解释)。

北宋前期,省试曾“逐场过落”,即考生考完第一场诗赋后直接评分,第一场失利的考生没有资格参加后三场考试。后来朝廷觉得“一场定终身”殊为不妥,便改成四场通考之后计总分。本次省试采用此种较为合理的模式。

第一场,作诗、赋各一篇。诗题是《丰年有高廪》,赋题是《通其变而使民不倦》。

《通其变而使民不倦》出自《周易》。《周易》中有“使民不倦,使民宜之”之理。《易传·系辞传下·第二章》原文是: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诗且不说,单论赋,原本是苏轼的强项。但苏轼写赋自由浪漫,天马行空。如果让苏轼自由发挥写自己想写的赋,每篇都是千古名文。可要轮到让他考试写赋,其内心的真实写照是“不能屈折于作赋”。

正好赶上第一场诗赋的考官又是王珪。王珪对于苏轼赋的写作手法嗤之以鼻,直接判了不及格。

第二场,作论一篇,论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此题出自汉代孔安国(孔子后裔)对于《尚书•大禹谟》“罪疑惟轻,功疑惟重”的注文,“刑疑附轻,赏疑从重,忠厚之至”。

苏轼此论,先从《尚书》中先王(尧、舜、禹、汤、文、武、成、康)的“吁俞之声”切入,用事实赞叹先王“爱民之深、忧民之切”,始终“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即便到了“穆王立”、“周道始衰”之时,仍不失“君子长者”之仁爱之心。然后引用《尚书》本经及传,就“疑”处着笔,以尧为例讲理说事,圣王忠厚之心“尽之矣”。第三段,就“刑赏”作进一步拓展,先论仁可过,而义不可过;次论因天下之善不胜赏,天下之恶不胜刑,故而先王“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既点出先王忠厚之至,又与开头绾合,贯穿一气。结尾引《诗》之文、《春秋》之义,意在证明先王忠厚之心体现在各类典籍的记载中,表明先王时时处处在“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

关于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还有一个小插曲。阅卷人梅尧臣看到苏轼此论时,惊为天人,认为其文似《孟子》,当即拍案叫绝道:“此乃状元之才也!”只是论中引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梅尧臣找不到用典的依据。于是,梅尧臣便向欧阳修请教。欧阳修也不知其典的出处,但认为这不影响对于此论的评价,此论当为第一。欧阳修再观其文风似是自己最为得意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便将此论判了第二。

省试过后,梅尧臣得知此论为苏轼所作,便去找苏轼求证此典出处,结果苏轼竟回答道:“想当然耳,何必须有出处。”由此可见,苏轼文风的豪放不羁。欧阳修后来也得知此论为苏轼所作,对其才华极为称赞,感叹道:“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表达了自己对苏轼未来成就的看好,并愿意让路,让苏轼超出自己一头。成语“出人头地”由此而来。

第三场,作策五道,策题分别为《禹之所以通水之法》、《修废官举逸民》、《天子六军之制》、《休兵久矣而国用益困》、《关陇游民私铸钱与江淮漕卒为盗之由》。

苏轼的五篇策题成绩虽然没有拔得头筹,但亦是上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