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突发状况162(1 / 2)

年初新线影业被华纳兄弟彻底合并了,新线的海外发行权和市场营销权等业务,都将由华纳兄弟负责运营。

这标志着新线影业,结束了历时40年的独立经营生涯。

鸡贼的李义早在去年就安排了后手。

成功从华纳嘴里抢下了新线不少的影院和海外一定的发行渠道。

本来按照李义最初的布局,晓梦不会被牵连进去,华纳也不会这么早的盯上他。

奈何新线的董事破罐子破摔,胃口那叫一个大,你想要的我们都可以给,但是必须得加钱!

收购了嘉禾后,赵井研手中的钱,就已经捉襟见肘了,就连影院的建设还是李义贷款的钱。

凌云才成立了多久?才拍了几部盈利的电影?哪里还有闲钱,去购买新线董事手中的影院和海外发行渠道。

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你让李义眼睁睁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根本做不到。

钱这东西是硬通货,李义也变不出来。

最后只能挪用晓梦的资金,去完成李义的布局。

晓梦一下场,就被华纳盯上了。

一番了解后,华纳很快就锁定了背后之人-李义。

......

‘一将功成万骨枯!’

能屹立在好莱坞之巅的华纳,从来都不是什么善茬。

在面对李义时,之所以会适当退让,无非是想要以此换来更大的利益。

迫于剧本,迫于形式,华纳对李义这段时间的各种操作,本打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以后再找机会和李义算算账。

结果让华纳没想到的是,李义非但没有见好就收,反而还变本加厉的开始截胡起了自己的蛋糕。

这让华纳怎么忍?

就像一首歌唱的一样,‘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听大卫说华纳这段时间已经开始准备暗地里针对晓梦了。

华纳打的什么主意,李义再清楚不过了。

无非是想要借机和李义谈谈条件,掠取更大的利益。

不然大卫怎么可能会得知华纳具体的消息!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只要价格合理,这世上就没有什么谈不拢的买卖。

李义看的很清楚,只要自己答应了华纳提出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事就算翻篇了。

可李义怎么甘心?他重生回来可不是为了给华纳当狗的!

一切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李义的地位和华纳不对等。

哪怕因为李义前期布置的一切,让李义勉强有了和华纳坐下来谈一谈资格。

但那也只是有了初步的资格,想要让华纳忌惮、收敛几分,凭借着李义现在的一切还做不到。

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在后期和华纳的谈判中,占据一定的话语权,就必须要在短期内快速提升自己的地位,并扩大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有道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在影视行业,最快扩大影响的途径就是去冲奖!

当然国内的奖项肯定不行,那在国际上没什么知名度,最次也要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奖项,才能让华纳掂量掂量。

柏林电影节已经结束,威尼斯电影节还需要几个月,李义能选择的就只剩下即将召开的戛纳电影节了。

可戛纳再过一个多月就要开赛道了,该寄送的电影也已经寄送结束了。

哪怕李义可以托人加塞,但筹建剧组,开拍电影,剪辑成片,一个月的时间怎么算都不够。

何况拍出的电影还必须精彩,在戛纳有获奖的可能。

时间紧,任务重!李义一时也没有什么头绪。

......

“小伙子,这是遇到什么事了,从你一上车,就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

“这做人啊,不能什么事都放在心里,有时候说出来就会好受很多...”

“要知道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所以不管遇见什么事了,首先心态要放好...”

要说这年头,京城的出租车司机也是热情,看李义面带愁色,侃侃而谈了一路。

各种人生的大道理,还有以往的经验,说了不少。

“在这座光鲜亮丽的城市生活,总有太多的不得已,像你这样面带愁色的年轻人,我每天出车时,都能遇见几个。”

“我闲着无聊,他们也需要一个倾听对象,彼此唠唠嗑,心情都能好上不少。”

随着老师傅的诉说,李义脑海里浮现出了一部电影。

最好的素材,往往来源于大众生活,最好的电影,大多呈现于生活的角角落落。

谁能说每个人每天所遭遇的一切鸡零狗碎,悲欢喜乐,不是一场只属于他人生的微电影!

谁能说每天京城街头从清晨到午夜,发生的一切形形色色事情,不是一部微观的社会电影?

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不需要选择特定的演员,也不需要出彩的剧本,生活就像一部包罗万象的大电影。

作为导演,你只需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发现它们,找到它们,然后加以整合,一部自己需要的电影就完成了。

思路打开后,李义越来越有想法,觉得只要操作得当,拍一部冲奖电影,一天的时间都显得有点多余。

“师傅,谢谢你的开导,现在能掉头回去一趟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