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十年 第六十一节 与特殊监理的博弈60(1 / 2)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往往不亚于工程本身的难度。

工程行业里,监理单位是施工单位一座绕不过的山,而总监理工程师则是那山峰之巅的守护者,手握验工计价和工程验收的生杀大权。

然而,在这个项目中,有一个特殊身份的监理工程师存在,成了一座更为险峻的山峰矗立在我的面前。

监理工程师杨工,这位曾在昆明铁路局有着一定影响力的老将,退休后以返聘的身份,带着他的经验和威望,来到了监理单位,作业一名监理工程师,来现场监管我们的项目。

据他所言,如今建设指挥部的指挥长和广通工务段的段长,都曾是他的部下。因此,监理部在处理与他相关的事情时,总是显得格外谨慎。

而项目中的许多问题,他也经常直接上报给了建设指挥部,使得项目部和监理部都处于一种非常被动的局面。

面对性格独特、难以取悦的监理工程师杨工,项目部的氛围似乎被一层难以穿透的迷雾所笼罩。

他的油盐不进,让许多试图与他沟通的人感到无从下手,甚至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对抗情绪。这种情绪,如同无形的壁垒,使得项目部与监理单位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我也不愿意与这样的人交往,但我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五十多份未签认销号的监理通知单堆积成小山,它们如同一道道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着项目的进展,让我不得不去面对。

资料员钟琳投入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从文件堆中逐一对照编号完成整理。我发现一些通知单竟是半年前就已经下发的,而那些本应与之配套的支撑材料,却在时间的长河中悄然失踪,使得现在的我们难以找到它们的踪迹。

这些通知单涉及项目安全质量管理的方方面面,有的甚至要求局部停工。面对这样的压力,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带着两盒茶叶,前去寻求杨工的签字销号。

然而,杨工对我的请求视若无睹。我尝试着自我介绍,恳请他审阅整改情况,但他只是淡淡地说:“你们这些人,总是想忽悠我。这些问题,原本是工程部的事,后来又推给了安质部。安质部前面的部长,因为我有几次不签,后面就再也不来找我了。现在你来,又把这些现场没有整改的资料拿来给我签认,我签什么呢?”

我先是找出了确实已经完全整改好的10多份资料给他审核,同时告诉他我的态度:“监理是从专业角度帮助项目发现和改进问题的,首先我是持开放的问题请您给我们指出问题,对于确实已经整改的问题,我请您审核销号,至于整改不彻底的部位,我初来乍到,不清楚具体位置,等您方便的时候,带我一同前往现场,我逐一督促作业层整改。”

我的话似乎触动了杨工,他开始向我展示他的工作笔记,上面详细记录着每天的施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确实佩服他的工作作风,也趁机夸赞他是晚辈学习的楷模。

他似乎有所触动,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他过往的工作经历,虽然其中不乏自我吹嘘和展示他与路局特殊关系的成分,但他的经历确实令人敬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