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大汉赴死30(1 / 2)

“十五年后再次回来,却已物是人非。”

张角身前身后跟着无数头裹黄巾的拥趸,城门已经大开,无数的城内百姓跪地高呼“大贤良师!”迎接他的进入。

人到中年的曾大牛却持枪拦住了去路,道:“先生,未得城主允许,你不得进城。”

“城主大人?他又在何处?大牛让开吧,不要阻拦我太平道回归圣地。”

张角面色缅怀又无奈的说道。

“这里是城主大人的城池,而非你的圣地!”

曾大牛坚持不让,身后116名卫士列阵而出。他虽被刺史罢免城防军职务,但他的威望仍在。

“此地为中黄太一府邸。乃太平经创始之地,天下三十六渠心之归宿,自然可称为我太平圣地。”

张角说完,身后无数拥趸开始狂热高呼“中黄太一,太平圣地;顺天应德,黄巾无敌。”

“中黄太一,太平圣地;顺天应德,黄巾无敌。”

一开始只是张角身后的拥趸呼喊,不久连城内的百姓也开始受到感染。

只有曾大牛他们还在苦苦支撑,不愿放弃手中兵器跟着一起念诵。

“既然你认为此乃黄天圣地,有什么资格占为己有?”

曾大牛反驳道。

“众星亿亿,不若一日之明;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国一贤良。而我张角便是中黄太一使者,大贤良师,自然有资格进入圣城,代天行事。”

张角不紧不慢的说着,不见喜怒。但他身后两个身穿铠甲的壮汉却有些不耐,对曾大牛怒斥道:“快快让开,我大哥是看在往年情分,不愿对你们动手。否则,你等朝廷贪官污吏,皆应抄家灭族,五马分尸!”

“你等何人?”

“地公将军张宝!”

“人公将军张梁!”

“我乃城主亲任顺德城卫军统领曾大牛!若想霸占城池,先从我尸体上跨过去!”

“城卫军,应战!”

“沧浪,沧浪!”

兵器架在一起,战斗一触即发。

“住手!”

“住手!”

两道声音几乎同时发出。刚喊完住手的张角听到熟悉的声音,暮然回首,赫然看见城主出现在城头门楼处,一如他们十五年前的初见。

“城主!”

“大人!”

张角看到尹青松仍是十五年前那副容貌,时光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一丝痕迹。又看了看自己已经花白的头发,一股自惭形秽之感油然而生。

“城主大人,我又来见你了。”

恭敬态度,一如当年。

“我也等你好久了,上来一叙吧。”

尹青松温言发出邀请。

“好!”

张角屏退身边的狂热拥趸,一步一步独自向上。恰如当年他坐着箩筐被拉上城头为灾民请命那一刻。

“你老了。”

尹青松看向才刚四十出头,却已头发花白的张角,不禁叹息道。

“城主还是青春依旧。”

张角越发确信,城主大人并非凡人。

“可以和我讲讲你这些年的经历吗?”

尹青松伸手一引,将他让到座位上。

“当然可以。”

张角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变得越发沉稳。开始徐徐讲述自己这些年的故事。

他出逃之后,带着两个弟弟在瘟疫和旱灾特别严重的翼州一带继续开始活动。他将自己在顺德的两年屯田治理经验,和《太平清领书》相结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太平经》,并大量招收学生、培养弟子、吸收徒众,创立了太平道。

《太平清领书》最初的核心思想是“鬼神监察,据善恶以增减寿命”,要求人们多行善事,少做坏事。

《太平经》则是将“为民谋利,不计得失”列为大善,“忍辱为民,负重前行”列为上善,个别小恶,也可“跪拜首过”。

并辅以免费的“咒符水治疗瘟病”拉拢百姓,迅速获得了底层百姓的支持。如今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教徒百万,遍布十三州,拥有三十六渠的庞大组织。

只等登高一呼,便可推翻这个腐朽的王朝末世。

“符水真可治病?”

这是尹青松最关心的问题,因为他想探知,这方世界是否高武或灵异世界,是否真的有神。、

“不。”

张角摇头道:“我无城主的神奇伟力,挥手之间便可治疗无数患病之人。当年城主风采让我一直铭记在心。可惜我无缘仙法,只能用符水骗术来救治百姓。当今天下,朝廷腐败无能,数以千万计百姓家破人亡,流民争抢草镰,易子相食,人命轻贱的抵不上一口米粮。符水虽假,但使用的草药是真。咒术虽假,但伴随吃下的粮食暖胃。所以治愈跟随者越来越多。”

尹青松闻听此言,明白这方世界,可能真的只是个平凡世界,心里也松了一口气。但同时又为张角担忧起来,道:“你要举旗造反?”

“是,我曾走遍天下,入眼看处,天下大旱颗粒无收,赋税却日益沉重,百姓卑微求活,世家大族只愿兼并土地,哪管黎民的死活。高高在上的人,根本不会低头看底层的百姓一眼,根据我太平经善恶之论,他们皆为大恶,命数已尽!”

张角沉痛的说道。

“今年是哪一年?”

“甲子!”

尹青松心中不禁一紧,想不到这么快就到甲子年了。可他熟知历史,明白轰轰烈烈的百万黄巾起义,只坚持了八个月就被镇压。此时的大汉军队,实力太强了。

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可不是说说而已!

“大汉立国四百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实力仍然强劲,你为何不再忍耐几年?”

劝对方放弃,那是不可能的。付出那么多努力,绝非别人一句话可以否定的,不如拖一拖,等待大汉自乱阵脚再行举事。

“早在两年前,我太平道便已传出甲子大吉的谶语。不可再行拖延。我三十六渠帅皆已就位。我的大弟子马元义已经潜伏洛阳待命。二弟子唐周也在四处奔走联络,大势不可阻挡。”

张角谈起自己的事业,颇为自豪的介绍。

“你想过失败吗?”

一听到唐周这个叛徒的名字,尹青松立刻就明白,想要阻止已经晚了。此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失败?那又如何?贫道所求之道,非富贵,非长生,唯愿天下太平。但如今大汉十三州之地,皆是百里荒野,村落无声,路边枯骨无数,苍生皆涂炭。即便我举事失败,但只要世间仍存一人牢记太平道,那么我等为民追求太平之心就不会败!”

张角对此深信不疑。

尹青松一阵沉默,华夏为国为民,赏善罚恶,天下大同思想一脉相承,只要华夏不灭,这种思想就不会断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