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烙煎饼60(1 / 2)

从小立下誓言要鲤鱼跳农门的泉汇五年如一日的刻苦学习,以全乡第二名的好成绩考入单前镇中学。

这一级有两个班,共一百二十名同学。泉汇被分在二班,班级初始排名第一名。

泉汇是班里六十名同学中早读声音最响的五虎上将之一,五位同学的声音能压过全班同学的声音。

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泉汇的数理化学得还行。

政*治课有一本重要参考书叫《思考与练习》,只有任课教师邱左法老师有,同学们不知道《思考与练习》为何物。

其实即使知道也没有钱买,也不知道去哪疙瘩买啊!

在那样一个没有手机,没有WIFI的信息闭塞的年代!

信息之宝贵如此可见一斑!那个时代,思维简单,精神充实,物资匮乏,财力疲乏。

邱老师的妹妹邱左花是泉汇的同桌。左花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左花对泉汇非常好,从哥哥那里借来重要教学参考书——思考与练习给泉汇看。

泉汇如若至宝,带着思考与练习飞一般来到学校南面南朝山脚下大约相距八百米的蒙河边,洋槐大树浓阴下,悠闲紧张地复习。

一段话,两三百字,泉汇读一遍,就能背下来。

一下午,一本一百五十多页的思考与练习能复习一遍,真过瘾呢!

历史课,同学们之间互相出难题。复习效果奇好,最后所有的难题都攻克了,几乎没有不会的章节,仿佛没有不会的内容。

真可谓泉汇不怕学习之远征难,万题千词只等闲!

那时泉汇和同学们一样,背诵不愁,思考不怵,初生牛犊不怕虎!更那堪几个小题了!

史地生联卷,中国历史上下,世界历史上下,中国地理上下,世界地理上下,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共十一本书,总分一百三十分。

发挥最好的时候,泉汇得过一百二十八分。

正可谓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预期结果!

泉汇于是决定学理科,虽然语文成绩一般,却也喜欢文学。

泉汇住集体宿舍,三间瓦房,住了三十二名男同学。

泉汇的床东南角的腿断了,泉汇用石头垫上了。

经常是床失去平衡,向东南方向倒下来,把泉汇从香甜的美梦中颠醒。

周芷兰的爹周方群比泉汇的爹孟源田大一岁,两人都是高小毕业,在前岭村都算是有文化的人,老党员,村委会的元老级人物。

老哥俩一起带领村民到地里出工,修挖水渠,深挖水库,拓宽清淤河道,接触较多,三观相融,志同道合,比较投机,较为投缘,就是聊得来。

芷兰小识字班比泉汇小伙子大一岁。

泉汇是老大,有一个弟弟。

芷兰是老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

对于泉汇和芷兰,两家大人们也许有意结为亲家,好像也没有明确表达。

泉汇家和芷兰家虽是只相距一百五十米,泉汇对芷兰的清晰印象是从初一开始的。

在那个一穷二白难苦奋斗的年代,那个穷乡僻壤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

小学以前,都是同性小伙伴们一起玩,男孩和女孩即使偶尔路上碰到好像也很少说话。

在那漫长的几年,两千多天中,泉汇与芷兰两个小伙伴几乎整年见不到面,小时候的模糊印象慢慢消失殆尽了。

泉汇初二时,芷兰初一。

两家大人们想让泉汇和芷兰一起走着或骑自行车上下学,此事估计有两个角度。

第一是从安全角度考虑,那毕竟是十五里路的大国道。

国道306路段,南起全国小商品集散地,鲁南重镇,孟蒙山区的地区行署驻地—南德市。

向北第一关卡战略要地苍阴县,依次安泰,蓝沂,田津,梦京城,南北交通大动脉。

南来北往的客车、货车川流不息,不分昼夜。

虽是大国道,由于人力物力财力所限,窄窄的,双向两车道。

没有行车线,每到会车时,两边行人都害怕极了,抓紧跳到路沿石上边去。

第二个角度,也许隐约有让两个孩子多点接触的意思,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泉汇和芷兰这两个小伙伴看来,感觉男女授受不亲,不好意思结伴而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