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天使投资人66(1 / 2)

罗莎回到大学宿舍已经是晚上十点了,可是她没有丝毫的困意,她现在感到前所未有的激动,她决定今晚就草拟出《星火》创刊词的大纲。短暂的思索过后,她给这个创刊词起了一个将在历史中留下足迹的名字:《致青年人的一封信》。

早上六点,还在睡梦中的埃里克听到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他猛地惊醒过来,下意识准备翻窗逃跑。他刚打开窗户,才想起来现在不是沙俄时代,自己也早已经不是政府的通缉犯了。

刚刚感受到的巨大的恐惧让他冷汗直冒,同时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疑惑:这么早就跑到自己家门口敲门的到底是谁?

他有些心悸地刚打开了自己家的大门,罗莎就拿着一沓稿纸直接撞了进来,差点把埃里克撞到在地。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罗莎这样瘦小的身躯有一天也能迸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

“怎么了,罗莎,”埃里克扶着墙好不容易站稳了,才注意到罗莎手里的稿件,“您写了什么?”

“《星火》的创刊词,这个是大纲,初步的想法;这个是我草拟的一个初稿,你看看,”罗莎迫不及待地把稿件亮给埃里克看,“《致青年人的一封信》,我列了五个主题,您看看。”

“思考的而非沉沦的,奋进的而非堕落的,反抗的而非盲从的,劳动的而非怠惰的,自主的而非奴隶的,”埃里克看了一遍,又读了一遍,眼中满是赞叹,“不愧是社民党的主席,这番高论可不是谁都能说出来的。”

“以这篇文章作为创刊词,一定能激发青年人的共鸣,让他们感受到《星火》的魅力,您认为呢?”罗莎虽然一夜未眠,但心中的激动还未消退。

“很好,很好,”埃里克发自内心的赞赏这篇文章,五个主题,一共四千余字,把罗莎对青年人,对这个社会美好未来的设想言简意赅地全部表达出来了,“有您这篇创刊词,《星火》必然一炮而响。”

可想到现实的问题,埃里克就笑不出来了。因为常年为工农思想发行刊物,他的家财已经散得差不多了,曾经的豪宅也变成了现在的公寓楼。自己现在的生计都是靠给别人写新闻稿来维持,更不要说拿出钱来投资《星火》了。

对于罗莎来说,创办刊物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在刊物里添加好的内容,但对于埃里克来说,这个问题就要现实得多——怎么搞到钱?

他从一开始就把拉投资这个选项给划掉了,社民党这些工农思想者估计不会同意与大企业家或者大投资家合作,在他们看来,这样无疑是背叛了自己的信仰,也背叛了自己所一直身体力行的革命。

可是骨气保住了,原则守住了,钱也就没了。埃里克每天晚上做梦都在想怎么拉到《星火》的启动资金。对于罗莎和捷尔任斯基的能力他丝毫不怀疑,只要刊物发行起来了,钱肯定会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涌进来。但是启动的钱怎么办呢?联邦银行也不会给他这种已经半破产的出版社老板贷款,就算贷到了,按联邦银行的效率,等拿到这笔钱都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现在总不能上街当乞丐赚钱吧?

“罗莎,其实有个问题我一直没跟您说,”看到罗莎兴奋的样子,埃里克不太忍心给她泼冷水,但又不得不把最重要的问题说出来,“其实,到现在为止我还没筹措到发刊的资金。”

“资金,”听到这个如此现实的问题,罗莎也冷静了下来,一直沉浸在创作的激情之中,她几乎忘却了刊物是商业的产物,“我们创刊大概需要多少钱?”

“买房子,买机器,办手续,”埃里克掰着指头一个一个数,“还要招工人,还有最初几个月的亏损,还有稿费,这都是小头了,杂七杂八加起来,怎么也得要150英镑到200英镑,咱们可是两份刊物啊。”

“150英镑,”罗莎喃喃道,她现在是华沙大学经济学院的院长,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60英镑——这已经是整个联邦收入最高的一批人了,“150英镑,我去找党内的同志凑一凑吧。”

“别别别,”听到罗莎要去找党内要钱,埃里克连忙拦住了她,“咱们党的同志什么经济情况,您还不知道吗?多少人连工作都没有,哪有钱来补贴杂志了。我就是想问问,拉投资的话,党内能同意吗?”

“找大企业家或者投资家拉投资是肯定不行的,”罗莎很坚决地否定了这个想法,“党内不会同意,而且如果他们入股,很有可能会干涉我们的刊物。如果您不急的话,我凑半年,应该能凑出来200镑。”

“半年以后还来不来得及就难说了,”埃里克有些失落地坐了下来,“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