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庆功75(1 / 2)

在华沙大学附近的《星火》、《工人事业》两份刊物的编辑部里,罗莎、捷尔任斯基和埃里克正在庆祝《星火》正式发行。

“想不到第一天放出的700本杂志竟然被一扫而光,这都是罗莎女士的功劳啊,”埃里克拿出一瓶香槟,准备庆祝杂志的成功,“没有她去找显克微支先生帮忙,没有她去工厂寻找素材,《星火》第一期不可能卖得这么好。”

“第一期就有如此销量,显克微支先生确实帮了我们很多,”捷尔任斯基抓了一把花生,赞同着埃里克的观点,“《工人事业》的发行量也比较可观,前几天每天还只能卖两千多份,经过一周的发行后,销量已经涨到了三千多份每天。我们预计未来扩大在华沙以外地区的发行量,把《工人事业》做成全国性的报纸。”

“好啊,好啊,”埃里克听到这样可喜的成绩,不免得笑开了花,拿起纸笔开始计算,“如果能把《星火》第一期的2000本杂志都顺利卖完的话,我们前期的本金也就基本上都回笼了。后续发行的经济压力也要小很多。”

两人讨论的时候,罗莎坐在窗边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看着灰沉沉的天空,和天上偶尔掠过的飞鸟。《星火》今天刚刚发售,她还无法判断这本杂志的流行是因为显克微支的大名,还是因为杂志传达的思想能引起联邦内民众的共鸣。

如果是前者,自己创办杂志的初衷很明显没有达成,一直以来采取的思路也必然有一些问题;如果是后者,说明自己想要掀起的思想革命真的开始了,解下来就是为这场革命不断加柴添火,让它在未来从思想上的变革转化为现实的、政治上的革命。

“罗莎,来喝一杯吧,”埃里克打开了香槟,给罗莎倒了一杯,“《星火》和《工人事业》能有今天的成就,您功不可没,是您要创办这两本杂志,并且给出了思路的,可以说没有您就没有今天的成功!”

罗莎接过了酒杯,看了一眼捷尔任斯基,又看了一眼埃里克。

她觉得埃里克说得没错,无论未来这本杂志会何去何从,无论未来将在联邦内进行的革命会迎来怎样的开始、过程和结局,至少今天的开端是胜利的,是成功的,是值得庆贺的。

“让我们举杯庆祝《星火》和《工人事业》的成功发行吧,”罗莎高举着酒杯,“并预祝它们之后会越来越好!”

“一定会越来越好!”另外两人也举起了酒杯。

喝了一会,埃里克又把话题引到更现实的问题上来了:“虽然今天的成功很令人开心,但是作为出版商,我还是想咨询两位主编对日后的工作有什么想法?尤其是《星火》,准备第二期刊登什么内容?”

“说到第二期,其实我们这边已经有大致的构想了,”罗莎听了埃里克的话,擦了擦嘴,从包里拿出了一张纸,“党内在看过《星火》的样刊后,反响很好,很多同志也纷纷响应征稿的号召,这是他们给我寄来的题目,您看看?”

“《波兰语的新生》、《国家与青年的自觉》、《波兰文学论》,”埃里克接过罗莎递来的大纲,细细读着,“诶,罗莎,怎么这里面这么多内容都是和波兰语有关的?第二期的主题是波兰语?”

“对,”捷尔任斯基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然后去拿酒瓶给自己倒酒,“这既是响应显克微支校长推广波兰语的号召,也是为了能让学生和工人用同一种语言交流,所以第二期的主题就是波兰语。但是我写的那篇文章,我写的是那个《国家与青年的自觉》和波兰语没什么关系。”

看到这两个人已经订下了基调,埃里克也就放心了。他只是出版商,无权干涉编辑部具体要写些什么,便把大纲又还给了罗莎。

“波兰语,波兰语,”埃里克说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时,才发现自己平时也是说俄语和法语居多,很少说波兰话——即便这才是他从小说到大的母语,“挺好的,这个月是五月一号发行的,也就是说最迟五月二十号要交稿,没问题吧两位?”

“大家热情高涨,估计不用等到五月二十号就能给您交上稿子,”罗萨和对同志们的热情信心满满,可表情随即也变得忧虑起来,“但是,文章质量方面就不好说了,他们毕竟不是显克微支阁下这样的大文豪,只怕下一期杂志的吸引力不够啊。”

“这期杂志的卖点还是在两篇小说,”捷尔任斯基掏出烟斗,用尾柄蹭了蹭额头,“不如下期杂志也填充一两篇小说,可以选一些有深度的、能反应联邦社会现状的,这样既不拉低杂志的格调,也能让大家感兴趣。”

“小说啊……”罗莎思考了一阵,点了点头,旋即又摇了摇头。

党内的同志大多是写社论的专家,对小说却一窍不通。虽然都是文学作品,但两者的差别不是一星半点。这一期的小说是有显克微支这样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文豪坐镇,但下一期未必能找到文笔足够好的作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