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陆军改革102(1 / 2)

七月的华沙陡然就热了起来,两个月前,人们走在路上还要穿两件外衣,偶尔路过的寒流还能在夜里带走街头流浪汉的性命。现在,太阳高炉似的炙烤着,在地面上的行人如同生铁进了工厂,走在路上就要被炼成铁水。

这么热的天被叫来开会并不是一件美事,但对于阿波卡利斯元帅来说,这个会议非常的重要。

上午9点,与会人员陆续来到了在祝圣宫的会议室。准备参与由国王约瑟夫和王后玛丽亚举行的御前军事会议,其余的人,除了总参谋长毕苏斯基上将、陆军司令帕维尔·普列夫上将和元帅阿波卡利斯外,还有两位王室成员——拥有少将军衔的亚历山大和作为王宫秘书长的德雷克。

“布莱克斯的国防部长当了两个月,三个军区欠饷,十几个师的报告都打到我这了,”约瑟夫坐在主位,举起了手里的报告,“简直是无能至极,国防部长现在必须要换人!”

如果是政治事务,约瑟夫是绝不会插手的。但是如果牵扯到军队,约瑟夫也就不再放权,而是亲自上阵了。

“布莱克斯阁下确实没有能力掌控国防部,但是,”毕苏斯基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阿波卡利斯,“阿波卡利斯元帅刚刚从内阁卸任,现在就把他叫回去,恐怕内阁那边不太过得去吧。”

“王后已经想到了,”约瑟夫看向旁边的玛丽亚,“你来说吧。”

“我和陛下的意思是,让毕苏斯基将军你来担任国防部长,阿波卡利斯元帅调任总参谋长,主要负责军队改革的工作。”

“陛下和王后的命令,我不敢怠慢,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听到玛丽亚的话,阿波卡利斯立马站了起来,把准备站起来说些什么的毕苏斯基给堵了回去。

“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毕苏斯基你那边也要担起责任来,”约瑟夫挥挥手,示意阿波卡利斯坐下,毕苏斯基见状也只能把话头放回去,“然后来说正事。德雷克上次在布列斯特视察军队后,一直在说军队编制不合理,今天我们商量一下,看看要不要改,要怎么改。德雷克,你先把情况说一下。”

“是,陛下,”德雷克站了起来,“根据上次在布列斯特军区的视察,现在布列斯特军区的步兵师编制如下,一个步兵师下辖六个步兵团,其中,一个步兵团下辖四个步兵营,按照标准编制,一个步兵营有1165名成员,包括1044名士兵,68名低级军士,36名高级军士,17名尉官,满编状态下将装备1088支步枪,1165套步兵行装,137支手枪,12套手鼓,4支小号,8辆马车,32匹驮马,若干物资。全师共有二十四个步兵营,加上团直属部队,即26450名士兵,1976名低级军士,964名高级军士,730名尉官,27名校官,3名将官,满编状态下将装备26644支步枪,9600套步兵行装,4283支手枪,289套手鼓,96支小号,96辆马车,96辆四轮大马车,2112匹驮马,16个担架,12挺机枪,若干物资,若干工程用品。一个军下辖三个步兵师,一个炮兵旅和一个骑兵旅,其中,炮兵旅下辖三个炮兵团,每团两营,每营300人。共六个营2100人,配备48门火炮和相应步兵部队的装备。骑兵旅下辖两个骑兵团,共四个骑兵营,每营500人,骑兵不配备步枪,而是配备长矛、马靴、手雷等骑兵装备,一旅共2300人,配备2100份装备,5600匹军马。”

“布列斯特军区的部分军官建议,将炮兵编入步兵师中,并加入骑兵侦察连等支援部队,增加师一级编制的作战力量。另外,原师属工兵连的军官提出未来防御工事可能成为主流,提出将原工兵连升级为工兵营的建议。同时,总参谋部要求完善在军中的专门军事检察院和军事法庭。”说完后,德雷克便坐下了。

“情况德雷克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具体的,大家畅所欲言吧。”约瑟夫并没有第一个说话,而是把机会留给了别人。

“我先说一下吧,陛下,”陆军司令普列夫说,“我想说的不是大编制的问题,是营团一级编制的问题。现在,我军一个步兵团下辖四个步兵营,从指挥角度来说,一个团指挥四个步兵营十六个步兵连队,整个师的营级编制指挥非常松散。上次的演习就有这样的问题,在一个师的内部,团与团的配合都非常复杂,再加上庞大的步兵营数量,将很不利于作战。所以我建议,先合并营团编制,让一个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营,也就是一个步兵团缩编到3500人左右,这样一个师就只需要指挥两个步兵旅六个步兵团共十八个营,指挥难度也会降低。”

“这个方法不错,”阿波卡利斯说,“本来营级就是作为连队过多而设计的过渡机构,大部分由团级长官兼任,裁撤一个营也不会影响军官们的人事情况”

“确实,”普列夫说,“本来因为四个营导致不少团级参谋还得兼任军队主官,现在也可以将他们解放出来一些,让他们能更好的完成参谋工作。”

看第一个需要改革的措施已经基本成型,约瑟夫敲了敲桌子,看向了毕苏斯基:“总参谋长,你有什么看法?”

“陛下,关于优化指挥的问题,刚刚大家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我想的是关于支援连队的问题,”毕苏斯基说,“普列夫将军提到了上次的演习,我也去看了,印象很深刻。和拿破仑远征时期的战争不同了,现代战争守大于攻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而野战军要提高自身的防御力,工兵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我国,工兵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工兵教育也非常罕见。我国的步兵装备里甚至没有配备工兵铲和工兵镐。我认为,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在步兵装备中加入工兵工具,也要在军队和军校里加强工兵技术教育。”

“我同意毕苏斯基将军的意见,”阿波卡利斯立马接上了毕苏斯基的话,“我国现在有六个军校,都是培养高级军官的。培养基层军官的军校非常稀少,我认为应该趁这个机会,开设一批专门培养基层军官的军校。现在各国都在培养新式人才,我们也不能落后,基层的新式人才是一定要跟上的。”

“培养基层军官,三四年后就得换下一批老军官,”普列夫点燃了一支烟,“到时候就要讨论人员安置的问题,并且军校成立后,每年都有毕业的人才,这意味这军队每年就要处理一批老人,那些老兵们肯定会不舒服。”

“那也不能不培养新人啊,”阿波卡利斯反驳道,“现在德国、法国、英国,甚至是南边的奥匈帝国,都在办军校,培养新式人才,我们还在因循守旧,未来一旦打起仗来,我们怎么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