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笔山书屋(1 / 2)

1922年杨文5岁,进入父亲笔山书屋启蒙。

从腊月到正月,老祖屋经历了从“世、起、君、文、成、廷”六代以来最大规模的翻修改造。

杨文很早就听过“起勋公”“君孟公”白手起家的打拼故事,祖辈们穷其一生总算给他们留下了这么个立足之地,他从小就心存感激,虽说他就出生在老祖屋,可每次进大堂抬头有个家神牌位,他自然而然地变得轻手轻脚、谨小慎微。

他父亲在外征战那些年,祖父母就把母亲这个老幺儿家媳妇拢到身边,好一同照顾襁褓中的孙儿。祖父母去世以后,老祖屋就留给老幺儿杨珍一家居住。

老祖屋,左右两边耳房不算大,大堂比较宽敞,尤其外面是个大院坝,正好方便习练拳脚。父亲上到二层检查了椽皮梁柱,大伯协助颇通泥瓦的二伯上房拣瓦,木工手艺精湛的三伯加大了大堂和耳房窗户。这样一番操作之后,采光更好,也不怕下雨偏逢屋漏水了。

杨文走进堂屋,堂兄弟们陆续到齐。大哥杨创按照父亲昨夜给他交代位置,安排弟兄们归位。桌椅板凳的问题是三伯负责,也不知道从哪家调拨征用的,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塞下了十六个。

杨文没有发现有父亲的一套桌椅,他印象中,其他人家请的私塾先生,都准备一张带靠背的太师椅,前面一张大案几,不但摆放文房四宝,而且还有一套专用茶具。而他家这个“笔山书屋”的先生,只在家神前安了一张独凳,旁边一张放书的小茶几。

同吃同睡的开裆裤兄弟还在拉家常的时候,私塾先生大步流星登堂入室,堂屋一下子风向大变,鸦雀无声。只见这个杨幺爷手提一把大戒尺,身着一色青布短衫,黑帮鞋翻白毛边,扎紧裤管,缠实护腕,亮相就给人一个下马威。

开讲可不是什么“风水火山石、眼耳鼻口手”,跳上来就是一篇“商颂玄鸟”。他解释字义时,必须聚精会神听讲,讲完以后,识几个字的,完全不识字的,能理解的,还不太理解的,通通必背。他给足时间,规定时间内背不得,没有一个字,就是打板子。

他的儿子先背。杨文刚开始还存有侥幸心理,说读也读读,说背也背背,感觉自己已经重三遍四地下了功夫,应该可以应付过去。到了抽查日,杨创第一个上到家神面前背。大哥有些磕磕巴巴,但好歹一字不落。

父亲坐得笔直,哼了一句:“不畅。过!”又喊:“杨文。“

杨文首次在父亲面前背书,平时还放松,现在面前的先生又凶又恶,直愣愣地盯着他的嘴,旁边已经过关的大哥开了个好头,身后一帮弟兄观望着,众目睽睽之下难免有点紧张,一紧张,开始结结巴巴,一结巴,忘词了。

忘词,那是世上最漫长的一分钟。心跳,虚汗,眩晕。对方也不说话,等了一会儿,杨文的手,被戒尺挑起来,抬高,端平,伸开,“呜”地一声空中生风,疼得他跳脚,那是他平生头回尝到啥叫“筋竹笋子炒瘦肉”。

杨文强忍疼痛,只见父亲用戒尺指着墙角,低沉地命令道:“去背。再来。”

后边一群兄弟全看傻眼了。

大堂兄杨炳见势不妙,火线突击,打了时间差温习了几遍,跟杨创一样磕磕绊绊勉强完成任务。站在幺爷面前时,也是两股颤颤。

那天一大半都挨了打。杨文之后是杨化,然后杨革、杨命。杨幺爷家亲儿子收拾完,大伯家杨昌、二伯家杨荣、三伯家杨炳、杨强、杨萃等等排着队地打。

挨了篾条的,捂着手心规规矩矩坐着听先生训话:“不能背诵,有人抱不求甚解的态度,有人读望天狮子白眼书,有的临时抱佛脚,有的纯粹当作耳旁风!小的不懂,可曾请教过大哥?大的懂了,可曾提携过小弟?一两天不能成诵,情有可原,七八天不能牢记,成何体统!今天回去好好反省,下不为例!”

放学了,大伙儿都等先生离开了,才敢跨出门槛。杨炳目送幺爷的背影,冲着杨创吐了一口气道:“杀威棒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