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难题62(1 / 2)

另一封政令,则是段然期待已久的,改革盐务的办法。

对于段然提出的大体思路,朝廷并没有做出多少改动,依旧是“民制、官收、商购、商运、商销”的流程,只是做了些更精细的补充。

段然惊喜于朝廷在这一流程之外的创举。

首先,朝廷在原本的户籍种类之外,另设一类“盐户”,无论是基层从事劳作的盐工,还是承受了大部分转运压力的盐商,都属于这一户籍。这是为了方便管理的同时,也能叫那些投机分子好好想一想,是否甘愿一头钻进新盐政中牟利,从而改换户籍。毕竟,一旦发现非盐户从事盐业,一律是要下重手处置的。

另外,朝廷还开创了“盐引”制度。户部每年会批出盐引,其上规定了能得多少盐、该到哪一处库房领取、又该往哪一地售卖。盐商并非直接采购盐,而是竞价取得盐引,并严格按照盐引规定的信息行商。

拥有盐引的商贾,朝廷允许他们相互交易所得盐引,而没能得到盐引的商贩,便只得为前者做二级分销,且只能进行实物交易,不得接触盐引。同时,一旦出现问题,无论盐引还是实物,都须追责到一切交易方,轻则逐出盐户,重则充军发配。

与这两点配套的,则是一系列对私盐的纠察和量刑的办法,严酷程度更甚以往。

对于这两项,段然虽未曾明确想到过,却也算还有预料,他很清楚,户部一定会有办法将新盐政挂在自家门下。

最后两点,则更加明了。

一是定一库,作为如今最金贵的财政部门,定一库每年都能得到相当一笔份额的盐引。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定一库可以白白得利,他们也需要负起相关的责任。为了防止盐商通过囤积居奇等商业手段炒高部分地方盐价,造成盐市紊乱乃至民不聊生,定一库须在各府建设所谓的“常盐仓”,以作应对。

二是试点,朝廷将暂时在滁州、楚州、解州三地推行新盐政,此三地所制之盐,分别为井盐、海盐、池盐。

总的来说,段然有信心为新盐政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至少对滁州的情况,他是很清楚的。

得到段然回应的曹培同等人欣喜若狂,在亲自去定远与周刘几家商议过后,做出了新的职责划分。

定远的五家,将在明年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盐场的管理中,不再与滁州豪门勾结,毕竟新政一旦实施,官府才是他们的客户,曹培同等人,也会停掉对盐工们的补贴。滁州豪门,曹、张两家会成得到第一手的盐引,剩下的五家,会成为他们的下级分销商。

新年前夕,曹培同、张明德携手到访刺史府,二人喜不自胜,声称要为段然送上一笔政绩。曹、张二人,愿意主动出资疏浚滁河。一个对其有利的政策将会调动起他们无限的积极性,虽尚未产生收益,但实在是前景过于可观,他们已经要准备提前疏通商道了。

段然拍案大笑,只叫他们再忍耐几日,先过一个好年,待得年后,祝他们的生意轰轰烈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