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刘希夷:没能破的悬案32(2 / 2)

唐传奇里面已经有很多公案故事,里面记录了当时经过传奇化的真实案例。“传奇”是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一种,故事动人,比如鼎鼎大名的《莺莺传》,后来改编为《西厢记》,现在戏曲舞台上还经常出现红娘的身影。

这些“公案”故事中,涉及到人命官司的基本分为以下几大类。

1、情杀

2、血仇杀人

3、强盗见色劫财杀人

情杀中主要是通奸杀人,可能是杀奸夫,可能是杀本夫;还有嫉妒杀人,一般是正妻杀小妾;还有家庭内部激情杀人。

血仇杀人,就是典型的复仇情节。

以上两种都发生在熟人或认识的人之间,还有一种就是纯粹的陌生人犯罪。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案情不在上面三种主要类型之内,但是史家一句“志行不修”很容易把案情引向第一种模式,那就是情杀。

从刘希夷的诗文作品来看,他大概率是个多情的公子,因为情感问题不幸遇害,真的是个可以说通的逻辑链。

这个作案人有可能是宋之问吗?

这里要介绍下宋之问此人,他的父亲叫宋令文,做过左骁卫郎,自己进士及第,和杨炯做过同事。

《旧唐书》中对宋之问的记载,有400多字,是对刘希夷介绍的12倍。宋之问更是进入过核心社交圈子,经常和皇帝做“应制诗”,正史中直接说了他擅长五言诗,当时无人出其右。可见他的文采是经过认证的,有这样的文采,不可能去争夺一句七言诗的所属权。

或者说直白点,宋之问他看不上。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首诗还是以通俗取胜,在爱用典故的上层文人眼中,绝对不算佳作,因此可以断言因为夺诗杀人,逻辑上站不住脚。

动机不对,人就一定不是宋之问杀的吗?

根据现有史料来看,人不是宋之问杀的比较有可能,因为关于宋之问的正史中没有一字提到他和刘希夷有关系。假如他曾经牵涉进这种人命案,不可能毫无痕迹,因为两人都不是“无名小人”,都是比较有名气的人。

假如宋之问真的是个犯罪高手,杀了人却没漏任何风声,那为何有人却能非要在笔记小说中写一笔呢,可见一定是当时有传闻。但是这个传闻一定没有出现在宋之问生前,不然一定会有人参一本,哪怕去接受问询,都会被记录下来,但是这些统统没有。

最早记录宋之问有杀人嫌疑的“笔记小说”作品,距离宋之问生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这种隔着很长时间才出现的传闻,基本不可信。

为什么偏偏是宋之问被泼这盆脏水呢?

因为虱子多了不痒,宋之问本身确实不是干净人,这个就放到宋之问的章节继续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