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陈子昂:没能预言的死期35(1 / 2)

《登幽州台歌》被收录进七年级的语文课本,也让这首诗成为流传度最广的唐诗之一。不过,这首诗基本上也是陈子昂唯一一首令人熟悉的作品,大部分人并不真的了解陈子昂其他的作品和其人生平。

有学者说《登幽州台歌》并不是陈子昂的作品,这种说法又是如何来的呢?

古代诗人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朋友或后人帮忙做成文集,陈子昂也是,他生前有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叫做卢藏用。此人出身范阳卢氏,这个范阳卢氏是个大家族,卢照邻也是范阳卢氏之人。

卢藏用非常够朋友,他不仅把陈子昂生前的作品编辑成文集,还特意写了序言,外加一篇传记——《陈氏别传》。

这篇《陈氏别传》现在可以在《全唐文》中看到全篇,“别传”意思就是非正史中的传记,很多不够出名或其他各种原因没办法进入正史详说,有“别传”来补充生平。

卢藏用是陈子昂好友,非常熟悉他的人生经历,因此这篇别传的史料价值非常大,甚至在细节上能够完善正史中的错漏部分。

陈子昂是射洪人,在蜀地,家族是当地巨富。

他家为什么这么有钱呢?

原来陈子昂家族往祖上追溯,有人曾经做过蜀汉政权的重臣,这个人叫陈祗,是后主刘禅的尚书令。诸葛亮去世后,董允承揽了丞相之职,后来董允去世,就是陈祗代替董允做了侍中。陈祗非常有能力,懂权谋,会做人,他深得刘禅信任,儿子也深受重用。

但是陈寿的《三国志》对陈祗的评价不高,陈寿虽然写了陈祗多才多艺,又有心计和手段,但明显是往负面评价写的,说他谄媚后主,并且让宦官黄皓逐渐当权。

陈氏家族从此开始在蜀中地区深耕,经历晋、南北朝、隋等时代,估计私田颇丰,具体有多少,史书没记载,经历这么多朝代初创,田产竟然这么多,可能与当时的土地政策有关系,具体原因我要继续收集资料,找到原因,目前先存疑。

到了陈子昂父亲陈元敬这一代,还通过明经科做官了,可见陈氏家学也很深厚。陈祗懂心计,可能就是善于“法家权术”,陈氏更是有学习黄老、易经的传统。

陈元敬是远近闻名的“豪侠”,当时发生饥荒,一下子拿出万锺之粟,赈济灾民,所以当地百姓有事不求官府,反而听陈元敬的,这也是一个命运的伏笔。

陈氏家族在当地有威名,有美名,虽是富豪,但做“豪侠”义举,听起来仿佛小说主人公,不过辩证来看,这就是一方豪族,豪族这个词在皇帝和地方执政官眼中都不是什么好词。

豪族,可能是好善乐施之族,也可能是“地头蛇”,当然别传中说陈氏是豪侠,姑且就这么认为。

出生于世代富豪之家,很难不沾点纨绔之气,但是《旧唐书》说陈子昂,刻苦读书又作风俭朴,这点和“别传”不太一样,好朋友记载的陈子昂,是一路玩到十七八岁,游戏赌博样样精通,直到有一天到乡学,幡然悔悟,开始刻苦学习,学贯各路古籍。

学成之后的陈子昂21岁,就开始到都城长安游历。

陈公子虽然有钱,但是没名气,唐朝李亢写了本书叫《独异志》,是一本辑录异事的小说集,和《世说新语》等一样,真真假假。其中记载了一个故事——

陈子昂来到长安,苦于无人识之。东市有人卖胡琴,要价百万,大家都争着看,没人想买。突然人群中有个声音说:“我用一千贯来买。”大家就好奇问他,他说:“我擅长此乐器,明日摆好酒,邀请大家来我家赴宴聆听。”

第二天,有百号人来到陈子昂住所,其中不乏很多名士。陈子昂大摆珍馐宴席,等大家尽兴吃完,他拿出那个“百万”胡琴,直接往地上一摔,说:“我陈子昂有满腹文章锦绣,不为人知,而这把琴只是贱工才会弹的,哪里值得我费心。”于是把上百篇文章分散给来宾。

一天之内,陈子昂名声大噪。

当然这里标准结局就是陈子昂被建安王武攸宜看中,做官等等,这里就很“文人”笔法了,也深刻影响了后世冯梦龙“三言”作品。

其实陈子昂是在26岁,正经通过进士科考试,向武则天上书,被武则天赏识,开始了仕途。

进入仕途的陈子昂,主要以进言献策为主,和宋之问这种陪着皇帝出巡,写应制诗的吉祥物属性不一样,因此陈子昂留下了很多给武则天的策言,堪称议论文典范。

很明显陈子昂主职是做官,爱好是写写诗文,因此他的好朋友卢藏用也提到了,其实陈子昂生前的诗文并未得到大规模赞誉。

陈子昂官职不高,最高不过正八品,但是能时常向最高中枢进言,虽然史书上加了句,武则天基本听听就过,并不实施。

从26岁到36岁,十年宦海,他受到一个大波折,被人诬陷谋反入狱。史料缺乏,无法查证到底是具体什么事情让陈子昂被认为谋反,他坐了一年牢后,陈子昂被证明是冤枉的,于是武则天把他放出来,官复原职。

同年,契丹举兵反叛,武则天派自己的侄子建安王武攸宜去讨伐契丹,同军出征的就有陈子昂,他正好随军参谋。

根据好友卢藏用的《别传》记载,这次出征,陈子昂进言献策,向武攸宜提出自己想带着精兵出征,但是武攸宜想要“斗士”级别的武人,而陈子昂是书生,武攸宜信不过他。

陈子昂不仅书生,还是个多病书生,身体常生病,多次向武攸宜进谏,武攸宜都没采纳,反而让他远离了军队决策中心,让他做做文书工作而已。陈子昂一身忠义,本想奋身报国,结果不得重用,因此他登上了蓟北楼,向天空大声喊出了那首绝唱——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着,

念天地之悠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