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孟浩然:他的遗憾成为了无数人的遗憾40(1 / 2)

众所周知,古代文人喜欢用典,写赋要用典,写诗要用典,写对策要用典。

能够成为“典故”的人,都带着极大的故事空间,比如屈原。在屈原去世之后,有无数人经过汨罗江的时候都会写纪念悼文,这种纪念文字不是写给已经离去的屈原,而是表达写作之人自己的感触。

试想一下,一个正在飞黄腾达的人,会特意去汨罗悼念屈原吗?自然不会,都是觉得人生不称意的人才会特意去特意的地点,比如被迫远离京城的贾谊。

不过是一个自认为失意的人,借曾经失意的人生,去宣泄自己的情绪。

孟浩然得到了和屈原一样的待遇。

在孟浩然去世之后,无数的人经过其旧居,都要感叹一句“襄阳孟浩然”,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和屈原遭受的“国破城摧”级别的痛苦不一样,孟浩然生活在大唐盛世,死的时候大唐更是正逢开元之治,他绝对没有经历过任何兵乱的痛苦,对于太平时代享有不错声望的诗作天才来说,这一生最大的磨难不过是——一辈子没当上官——而已。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客观来说,孟浩然遭受的苦难级别和屈原的苦难级别,绝对不是一个等级,但是痛苦这件事从现实中来,要反应到精神层面中,到了精神层面,自然各有各的看法了。

举个现在的例子来说,我姥姥姥爷那个辈分,终年都能吃上饱饭,就是不痛苦了;我爸我妈那个辈分,长大之后能吃上白面馒头,就是不痛苦了;到了我这个时代,不痛苦的概念就自说自话了。

一辈子没能有官员编制的孟浩然,被无数人感叹,主要感叹于怀才不遇这点。

有趣的是,孟浩然终其一生没能出仕,就是在唐玄宗一朝。《旧唐书》中对唐玄宗的评语中,最主要提到了他用人不明的问题,但是玄宗用人问题主要还是在天宝时期,孟浩然在开元末就去世了,并不能作为玄宗用人问题的论据。

其实有些人就不适合做官,对于诗名极盛的人来说,没做成官,基本都是性格某些方面极其不合适做官的。

前文讲过贺知章,他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后期一路升迁上去,直到官至礼部侍郎。但是贺知章却办砸了一件大事,当时正值惠文太子薨逝,皇帝下诏礼部要选“挽郎”,贺知章选人失误,造成了门荫子弟堵在门口争吵,贺知章只能用梯子爬墙才能离开礼部,被当时人所耻笑。

贺知章也因为这件事,使得他后来的官职都是一些名誉虚职。

此时皇帝也是唐玄宗,他是给过贺知章机会的,如果礼部的事情做得好,贺知章甚至有机会再往上走一走,但是很明显,这次错误,让他失去了晋升的机会。

诗写得好,和能不能做官真的关系不大。

孟浩然所面临的政治环境,实在说不上苛刻,他一生未能有任何功名,也是命也运也。

一生都在寻求一官半职,却被后世推崇为“清狂、气节高昂、不慕名利”的形象,估计孟浩然自己也没太能料到。

简述下孟浩然的一生,就明白为什么说其一生都在追求一官半职。

孟浩然的出身并未有详细记载,只有出生籍贯,可见他出身绝对不是高门大户,根据孟浩然自己的诗文来看,他家有儒学传家,或许祖上是从齐鲁地区迁居到襄阳的,能够读书,可见也不是一般农户,这个出身就和之前写的过鲍照等人相似。

在二十二岁之前,孟浩然一直居住在鹿门山,在二十三岁这年,他送自己的发小好友张子容进京赶考,也留下了目前能看到的孟浩然最早的作品。

直到三十七岁这年,他应该到了洛阳干谒名贵,为了求取官职。

官职求取失利,孟浩然就开始广游江汉,在开元十四年,三十八岁的孟浩然遇到了二十二岁的李白,李白对孟浩然是大为赞赏。

一番游历之后,孟浩然到了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结果落第不中,此年四十岁。

之后再度游历,去到了吴越等地。

到开元二十二年,四十六岁的孟浩然寓居洛阳,到冬天又回到了老家襄阳。

直到四十九岁,孟浩然进入张九龄幕府做事,第二年就抱病辞职,直到五十二岁去世。

这其实是后人学者根据孟浩然的诗文反推的经历,很多细节都模糊不清了,其中孟浩然最有名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张丞相是谁就有不同的说法。

在孟浩然干谒求职时期,恰好有过两位张丞相,先是张说,之后是张九龄。

两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但是不管丞相是谁,孟浩然想做官的心情都是真实的。

由于我们的历史很长,时间造成的层累的结果,后代的人经常对流传的故事加以脑补和演绎,变成了另外一种完全不一样的主题。

孟浩然和唐玄宗的一段“公案”故事,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的《唐摭言》中,这本书中记载了很多唐代诗人文士的遗闻佚事,可做小说一看。

其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在开元时期,王右丞(也就是王维)非常喜欢孟浩然的诗句,尤其是孟浩然的一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王维常常吟咏这句诗。当时王维待诏金銮殿,王维就私下让孟浩然来家中讨论诗歌,不巧正赶上唐玄宗突然到王维住所,孟浩然十分惊慌错愕,爬到王维床下。

王维不敢隐瞒床下有人,就奏明了玄宗。玄宗欣然说道:“此人的名声我听过,让他来觐见。”

玄宗问到:“卿有什么好诗呢?”

孟浩然说自己有诗,玄宗让吟诵,孟上奏道:“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