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曹操:败世之下(2 / 2)

(建安)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斩音。

曹操戎马半生,基本三十余年都在征战中度过,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战争是残酷的,曹操本人虽然对民生多有怜悯,但对自己的“对手”,包括“对手”治下的民众,都毫不手软。其实包括曹操在内的很多地方割据势力兴起,基本都是因为镇压黄巾起义有力。

战争要么选择胜利,要么选择死亡,而且战争的荒凉其实经常蔓延在曹操自己写的诗歌作品中。

除了屠城之外,曹操一方还会使用决水灌城的方法。两军对峙,攻城往往非常困难,守城的一方如果坚守,那么攻城一方将会耗费大量时间、财力和兵力,而巧妙运用地理环境来达到攻击的效果,从成果上看确实赢了,但是和屠城一样,战争的荒凉令人汗毛倒竖。

(初平)四年……追到太寿,决渠水灌城

(建安)三年……用荀攸、郭嘉计,遂决泗、沂水以灌城

(建安)九年……决漳水灌城。城中饿死者过半。

末世的残酷之三:无尽的背叛

(建安)二年……公之自舞阴还也,南阳章陵诸县复叛为绣

(建安)十年……幹闻公讨乌丸,乃以州叛。

上面举得两个例子仅仅是无数背叛中随机挑出来的,而这种背叛从曹操刚刚起兵就开启,一直到他晚年都没有停过,背叛的高发,加剧各个割据势力的相互不信任感,整个社会就是黑暗森林,消灭对手成为生存之法。

这三种残酷状况,构成了败世的图景,定格在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凝聚了无数血与泪。

曹操的作品数量并不多,主要是乐府诗,在当时是能够根据曲子唱出来的。这些诗歌的具体写作年代已经没法确认,但是可以根据诗中所写风物和经历基本能确定写作于什么时期。不过因为曹操戎马半生,所以他下过的诏令年代是非常清晰的,临终之前也有“遗令”发出,结合诗歌和诏令一起来看,就能用诗文横跨枭雄一生。

东汉末年,皇权衰落。因为中期皇帝早死,外戚专权了很长时间,皇权空虚,必然造成外戚、宦官、世家大族集团之间激烈的斗争,但同时他们会互相利用,简单来说,哪个势力都想一家独大,但多方斗争下,必须经常联合一方打压最强势力,最终方便自己这一方能够占尽便宜和好处。

而曹操的祖父,大宦官曹腾,曾经联合外戚势力扶持汉桓帝上位,也因此被拜费亭侯。但是根据史料来看,可能曹腾更倾向于贪污敛财,在桓帝上任之后好像并没有什么政治上的倾向,而桓帝驾崩后无子,由外戚窦武扶持汉灵帝即位。新的权力格局下,摄政外戚和宦官集团矛盾尖锐。

在这种风雨飘摇的环境下,我们现今能够看到的曹操的第一篇上书出现了——

武等正直,而见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

这段话是为窦武喊冤,说现在朝廷奸邪满朝,而良善之人不得用。这篇上书并未被汉灵帝采纳。

这里我不禁有个疑问,曹操明明是宦官之后,但是却上书支持外戚窦武是为什么?

有种好玩的说法就是这是“立人设”,首先宦官在当时哪怕富甲一方,但是依然被看不起,而曹操这个做法相当于和宦官割席,立自己正直好青年的人设,此时曹操刚刚二十多岁,刚刚开始仕途。

当然这个说法仅仅是猜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还有一种说法——

强者为怨,不见举奏;弱者守道,多被陷毁。太祖疾之。……

是后政教日乱,豪猾益炽,多所摧毁。太祖知不可匡正,遂不复献言。”

这段话的意思是,为民所怨的奸邪之人,不见举报;而正直之人却被诬陷,曹操对这种情况深感厌恶,但是此后政教混乱,豪猾小人势头更盛,曹操知道情况不可匡正,所以也不再上书。

这篇上书给天子的时候,心里到底怎么想的,恐怕只有曹操自己一个人知道了。

戎马生涯中,曹操写了很多诗歌,很多作品也被我们熟知,这些作品基本上写于曹操三十岁之后,主要题材包括了求贤、军旅、游仙,这里就不做赘述,直接跳转到建安二十五年春,曹操死前留下的“遗令”——

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

这段话也很简明,意思就是天下未定,一切从简,军队各司其职,而下葬要薄葬,就穿着平时衣服下葬,不陪葬任何金银珍宝。

从曹操留下的诗文和诏令来看,第一篇是上书天子明察政史,最后一篇是告诫后事不可大办的谆谆之语,也确实配得上“非常”和“超世”的后世评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