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曹植:当皇帝的弟弟真的很难(1 / 1)

当太子和当藩王哪个更难?

曹植差点当上太子,又确实当了藩王,估计特别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曹植和曹丕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曹丕比曹植大五岁,他们还有一个同父同母的兄弟叫曹彰,曹彰常年征战,战功赫赫。几个兄弟的母亲都是卞氏,这几个兄弟都很优秀。虽然曹操一生有二十五个孩子,但太子的人选基本上就在卞氏所生的几个孩子里。

根据史料来看,曹操确实在曹植和曹丕谁做太子中摇摆过。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确立曹丕为太子。曹植在这场太子之位的争夺中败下阵来,而在曹丕即位之后,更是诛杀了当年支持曹植做太子的很多大臣。

如果说曹植人生中有几个重大转折点,那么建安二十二年绝对具有重大意义,这年发生了曹植私自驾车的“司马门事件”,这件事让曹操震怒,直接下令处死了驾车的马夫。可惜史料缺失,我们已经没办法知道曹植当时为什么要驾车从司马门出。《三国志》中记载也很简略,只说了这件事——

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

驰道和司马门当时应该是只有曹操才能使用的专用车道,虽然曹操并未称帝,但实际上已经位同天子,这也是天子的规制。曹植如此轻视天子的权威,怪不得会让曹操震怒,而这个事件之后,史书上记载曹操说:“自临淄侯植私出,开司马门,至金门,令吾异目视此儿矣!”这句话意思是说,曹植私自外出,开司马门,让曹操不得不重新审视儿子的行径。

为什么曹操对于这件事这么敏感呢?其实还是为了保证皇权的稳固和顺利交接。而曹植的行为恰恰因为轻视皇权,而踩中了雷区,加上曹丕一直能够“矫情自饰”,最终太子之位落在曹丕身上,并不意外。《三国志》中也写的很清楚“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曹植饮酒不知道节制,而行为未免会有失理智,相反曹丕却是人心所向。

曹植为自己没当上太子而很难过吗?起码在他的作品中并未明显看出来,当然最大可能是因为即使难受也不敢明说。曹丕成储君人选之后,他还做了《侍太子坐诗》,表达被太子宴请的恩情。

而真正对曹植有重大打击的事情,应该还是曹丕即位之后,曹彰在京城去世,而曹植又被迫回到封地,回封地的路上还要被监察员监视,监察员禁止曹植和同样是藩王的异母弟弟曹彪一起赶路,曹植非常愤怒,他在《赠白马王彪》的序中写到——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

这段话介绍了这首诗的由来,曹植与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一起到京城朝拜。结果任城王在京城去世,(有的说法是暴毙,曹丕毒杀了曹彰,这则史料真假未知)而曹植返回封地的时候,被专门监察藩王的官员禁止二人同路而行,曹植“毒恨”之。

毒恨,特别强烈的词,此行之后曹植失去了做将军的亲哥哥,也“失去”了做皇帝的亲哥哥,这才是当皇亲最大的难处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