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王羲之VS陶渊明:不想做官(1 / 2)

王羲之和陶渊明,两人的生卒年都有很多种说法。有学者考证王羲之去世当年,正是陶渊明出生之年,算是个巧合,这两人生平肯定没有交集,不过两人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归隐”,所以放在一起说。

王羲之和陶渊明,两人出身的家族,一个是势族,一个是式微的势族。其实,翻看一下记录两人所在时代的《晋书》,能留下“传”的,祖上起码做过太守。此时,庶族地主阶级都还没有崛起。基本不可能受到教育,连字都不认识的平民和奴隶很难实名出现,大概都在一句“人相食,百姓流亡”之中了。

王羲之出生于西晋末年,经历过“八王之乱”的西晋,元气大伤。不了解“八王之乱”的人,可以用一句话理解一下这场动乱——是皇帝杀了皇帝。“八王”顾名思义就是皇族宗室成员,为了争夺权力,你杀我,我杀你,最终互相杀光了,只能扶持一个“皇太弟”上位,因为儿子都死绝了。皇权的空虚必然招致外来的忧患,匈奴左贤王刘渊反了,并让刘聪带兵杀入洛阳,俘虏了晋的皇帝,西晋就这么灭亡了。

此时,王羲之刚刚五岁。

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做过淮南太守,而王旷是东晋著名宰相王导的堂兄。这一连串有名的人都出自一个著名的家族——琅琊王氏。王导拥立琅玡王司马睿为皇帝,建立了东晋。所以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这样显赫的家族,拥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教育资源,比如说王羲之的父亲有着前代书法家的真迹,有着世人无法得见的前代“笔论”。十二岁的王羲之在父亲枕中见到前代笔论,就开始偷偷研读。他的父亲王旷就说:“你怎么老来我的房间?”,王羲之笑笑不回答。王羲之的母亲说:“你年纪太小,还不能理解笔法,纵然让你父亲教你,你也不能领悟其中奥妙。”父亲说:“等你成人了就教你学。”王羲之说:“早点教我,等成人了再学就迟了。”

果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然还要有真的老师来教学才行,王羲之的老师是著名书法家卫夫人。

此时距离名篇《兰亭序》出世还有三十五年。

琅琊王氏在东晋要么和同样的势族联姻,要么就是娶公主。王羲之在十六岁的时候被岳父希鉴选中,做了“东床快婿”。郗鉴身居太尉之职,派门生上门拜访王导说要招女婿,王导就说:“到东厢房去,随便挑。”门生回去后禀告郗鉴说:“王家的郎君们都很不错,听说您来挑女婿,就都矜持起来。只有一个人,在东床露着肚子躺着,像是没这回事一样。”郗鉴就挑了这个人,这也是东床快婿这个成语的由来。

王羲之和妻子郗夫人感情应该很好,王羲之七子一女均是郗夫人所生。不过史料对于郗夫人记载太少了,正史中郗夫人只隐形出现过一次,就是父亲郗鉴去王导家招女婿,其他资料就零星记载于《世说新语》中。

王羲之可不是一开始就不想做官的,事实上,王羲之称病辞官的时候年纪差不多五十岁了。

除去西晋末年的襁褓时期,王羲之不到六十岁的一生中经历过七任皇帝。很多皇帝在位不过两年就驾崩了,说换皇帝如走马灯一般不为过,这样频繁更换的帝位,让各个士族之间权力此消彼长,皇权与士族之间权力制衡成为常态。

几大士族之间虽然都是名门贵胄,然而最一流的、最炙手可热的永远都只有一家,这个最一流的高门经过了很多次更迭,从开始的琅琊王氏到颍川庾氏再到桓氏和谢氏,轮流登场,此消彼长。

简单来总结一下,东晋的建立离不开琅琊王氏王导、王敦的协助,因此琅琊王氏成为此时最一流的高门,加上琅琊王氏祖上渊源已久,资历比较老,算作“老士族”,而王羲之就经历了琅琊王氏由鼎盛到渐渐退出最一流高门的过程。类似于赛马场,之前琅琊王氏跑在第一梯队的第一名,而渐渐别的马超过了,琅琊王氏依然在第一梯队,不过不是第一名而已。

琅琊王氏鼎盛时期就是王羲之的两位叔叔都在世之时,一个坐镇荆州,一个坐镇朝内,王敦是荆州刺史,王导是丞相。虽然《晋书》并未详细说此时王羲之做官的具体细节,不过用一帆风顺形容应该大差不差。

王导很看重王羲之这个侄子,不过王导自己的儿子资质都不差,但是王导死后,王导的几个儿子并没能再坐上和父亲一样的高位,而王羲之这个旁支所处官位既不重要,也不算什么高官。在其他士族及皇权宗室既相互争权又相互牵制的复杂事态下,王羲之对官位的进取能力不足,也为他之后决然辞官埋下了伏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