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木兰:壮士十年归(1 / 1)

和南朝文人墨客兴盛不太一样,同时期的北朝有名的文学家不算多,也基本没有引领文学新潮流,比较有名的还是从南边俘虏过去或扣押的王褒、庾信等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学作品是一种对于现实生活的映照,从永嘉之乱往后,北方陷入了无数次的分裂统一的战争。十六国到苻坚初步统一北方,很快苻坚在淝水之战中惨败,北方再次陷入战火,接下来北魏初步统一北方。

反复的战争和民族冲突,产生了一篇到今天依然被人们广为传颂的作品——《木兰诗》。

这首乐府诗的背景是北魏征讨柔然,作者不详,因为它就是一篇民间流传的民歌性质的作品。

诗歌的内容自然不必多说,基本上每个人都知道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这首诗还在九年义务教育里面被“全文背诵”让人印象深刻。距离学习这首诗已经过去了数年,很多人依然能够跟着一起背诵: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时隔多年,再次去阅读,有了一点新的思考。

在《木兰诗》之前的时代,有没有过女性从军的事件呢?

能够想到的最早女性打仗的资料应该出自“妇好墓”,这座商代大墓出土了很多甲骨和青铜器,上面记载了“妇好”带兵打仗的事迹。

再就是到了战国,在法家代表作品《商君书》兵守这一章中有这样的记录——

守城之道,盛力也。……三军之多,分以客之候车之数。三军: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此之谓三军也。壮男之军,使盛食、厉兵,陈而待敌。壮女之军,使盛食、负垒,陈而待令;客至而作土以为险阻及阱格。发梁彻屋,给徙徙之,不洽而,熯之,使客无得以助攻备。

在翻译这段话之前,先说明一下,《商君书》传说是商鞅所写,实际上应该是商鞅和他的后学的观点汇编。这里提到的兵守之法,具体有没有真的实施过,不太清楚,只能说有过相应的提案。

这段话的意思是:守城的方法在于增强自己的力量,要招足够的三军士兵。三军中有“壮女”这一支,敌人来进攻,就让她们吃饱饭,背上装土的背篓,排列队形等待命令,敌军到了就堆土设置障碍,开挖陷阱。破坏桥梁,拆除房屋,来得及就运走,来不及就烧掉,让敌人无法使用这些装备。

这个提案很实用,尤其是“战国秦”这种全民战备的时代,确实需要高效利用一切人力资源。由于生物特性,女性总体上的体能弱于男性,因此作为整体很难去直接冲锋陷阵。但是存在个体差异,比如女拳王张伟丽,去和一个非职业的普通男性对抗,基本上可以肯定张伟丽会赢。

《木兰诗》讲的就是一个能够冲锋陷阵的战士,她心理素质和体能素质都非常优秀,能够情绪稳定地奔赴战场,完成急行军的路程,还能在战场拼杀,不畏刀光剑影,十年戎马生涯,屡立战功(当然诗歌中的数字不能认真的,十年其实就是代表时间很长)。

诗歌的细节逻辑因为时代久远,资料缺乏,很难逐一实证。比如木兰家无壮丁,乡里邻居应该都知道,有个人去当兵了,可家中老父亲还在,那么去的那个人肯定是女儿,所以这件事家乡邻居都知道,可能征兵的人也知道。猜想可能是因为当时战乱频繁,户籍统计失灵,能够征兵交差就万事大吉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