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骆宾王:戎马成空(2 / 2)

……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接下来就详细说说这首诗。

“蝉”这个意象很早就出现了,在诗经里面出现过,在《楚辞》中也出现过,不过这个阶段,蝉基本上指示“节令”的意思,在诗歌中起到一个气氛烘托的作用,并不会成为歌咏的主角。

随着人们对于诗歌的不断创作,也对“蝉”意象进行了深化挖掘,比如秋天的蝉,代表着萧瑟,悲凉,当时人们对昆虫的科学认知有限,觉得蝉以露水为生,因此它象征着高洁。

诗人就会自比于蝉,表达自己高洁的心,回到骆宾王当时的处境,如果他真的因为受贿罪入狱,那么表明自己的高洁品行是对罪名的不认可。

到底骆宾王有没有犯罪事实,很可惜,没有确切史料,但是从诗人如此卖力喊冤来看,哪怕不是诬陷,也大概率事出有因,从中很多曲折。

此时骆宾王已经六十岁左右了,突然被诬入狱,不久前母亲又去世,多重打击,让他不能释怀。在之后的作品中,也常常看到他的愤懑,比如《畴昔篇》写到——

含冤欲谁道,饮气独居怀。

这句很好理解,就是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冤。

大概下狱一年多时间,骆宾王获释,其中细节也全部不可知了。

几年后,武则天即位,骆宾王加入了起兵讨伐的队伍,写下了著名的《讨武氏檄》,与此同时还写有一首《在军中登城楼》,这位曾经在军旅中生活过的已经六十六岁的“老骥”,不肯只“伏枥”,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志在千里”,《登城楼》这样写到——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这也是诗人的最后一首作品,登上城楼的骆宾王,吹着烈风,看着寒水,心中却燃烧着一团热火,他想象着要身着戎衣策马向长安,安定天下。

那片寒江中,不见了绿波红掌的“鹅鹅鹅”。

兵败之后,骆宾王不知去向,可能死于乱军,可能死于流离。还有说法他入了佛寺,成了高人,圆寂而终,其实体现了人们对这位诗人的怜惜之情,希望他超脱于尘世,不留遗憾,不过大概率只是希冀而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