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8日(1 / 2)

2010年3月18日是我的爱人胃部一根动脉血管突然爆裂而导致大出血的日子,那场大出血,我领略了什么叫“喷射状”,我们在上海长征医院急诊大厅等着医生的确诊,等着胃部的喷射性的大出血能够止住,那可是白蚁噬心的等待啊。从而领略了什么叫“百蚁噬心”,那个“白蚁噬心”的等待才叫最绝命的等待。还品尝了什么叫“惊心动魄”,惊心动魄的一场生死之战就在去年的今天的这时候开始了,我和爱人的一场生离死别就在去年的今天这时候开始了。这是我们俩最最难忘的日子,大难过后,现在的我们是如此地珍惜生命,是如此地珍爱着对方。

日志《我的生死离别》

“2010年3月18日是我刻骨铭心的日子,是我与我的爱人经历的一次生离死别的日子!!!”

2010年的3月18日晚上7点,我像往常一样,准备好爱人的晚饭,用不同的方式焐着饭菜。我换好锻炼的服装,出去锻炼了。这个时间是我多少年来雷打不动的锻炼时间,因为我写作了一天,这个时间是属于我活动筋骨,放松、放飞的时间。

我下了电梯刚走出小区的马路,刚好碰上爱人下班回来。我与爱人交代了饭菜的事宜就快步走到自己的运动场,我的舞蹈老师已经早早地等候了。我们在舞场尽情地挥洒着汗水,激情地展示着魅力,我的舞蹈老师耐心地纠正我的一些不规范的舞步。每天的锻炼时间我们俩厚厚的内衣全部湿透,毛衣也是湿漉漉的。如果要是在春、秋、夏天,那就是一对从水里捞出来的水人。这个感觉是我最最陶醉的感觉:挥汗排毒、训练柔顺、陶醉乐感、激情舞姿。

锻炼的时间8:30结束了,我和老师匆匆拜拜,因为回来还要洗澡、吃饭、收拾锅台碗筷、晚上我还要继续做自己的作业、完成自己给自己定下的学习任务。我每天晚上没有在12点前休息过,基本都是凌晨1——2点,我每天总是在自己的世界里来去匆匆。

那天我8:40分回到家里,家里一片漆黑,我大声喊着:“小气鬼,省电不开灯啊。”(我以为爱人在房间稍事休息)我拿起一条大浴巾进了洗澡间。突然,眼睛瞥到马桶上的一片血迹。我双腿颤抖起来,我心里明白了,出事了。我的爱人真的很聪明,他知道我回来的第一件事情是洗澡,他把出事的信号留在我第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后来知道他是很恐慌的自己打的去了医院)

我立即穿上棉衣,拿好银行卡,钥匙,带上我的包包,双腿筛糠双手颤抖地锁好门,边走边打电话知道了爱人的位置。跑步到了医院在急诊室找到已经吊上止血吊针的爱人。我看到急诊办公室一片狼藉,都是爱人呕出的鲜血。我补办了急诊留院观察的手续,在靠近厕所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一个能放一张推床的位置。(急诊大厅是病人十分拥挤和杂乱的治疗环境,像火车候车室。)

这一夜,由于止血剂的作用,由于爱人根本不敢挪动自己的身体,僵直地睡着,一夜没有出血了,他安静地睡了一夜。我站在他的小推床前,一步也不敢离开,没有坐的地方,只有插身站着的一个人的微小空间,还要不停地侧身让上厕所的病人。肚子咕噜噜地叫着,湿漉漉的衣衫粘着,臭气熏天的厕所味,酸臭杂味冲天的急诊大厅味,熏着我整整一夜,这是我最为折磨的一夜。这些我都没有在意,站着守了他一夜,祈祷只要不出血就好。(谁知就这样开始我两天没有空吃上一粒米,5天没有空清洗身上锻炼的臭汗。)

天亮了(19日),我早早地拿着爱人的胃镜检查单去胃镜室排队,然后张罗爱人简单的洗漱提神,一个人推着摇摇晃晃的爱人的小推床,七倒八歪地推着爱人去做胃镜,由于站队的程序我清楚,我排在第一,早早做完胃镜,推着爱人晃晃悠悠地又回到厕所那个属于我的角落,我原来的“床位”。刚好急诊大厅大查房开始了。转机就在一刹间。

这位急诊大厅查房医生叫刘良燕,是一位中青年男子(这位医生后来成了我的朋友)仔细地问过病情,看过胃镜报告说:“胃镜没有发现出血点的位置,目前也不知道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出血,继续在这里观察吧。接着就开了一大堆的检查单。我着急了,心想,怎么能停止检查大出血呢?怎么能再观察呢?这个环境怎么待下去呢?这个大厅绝对是一个延误病情的地方。我立即向刘良燕医生表达了3个重要信息:1.我们也是搞医的。2.我们是复旦药学院毕业的。3.目前我们在张江高科搞生物研发工作。刘医生听后看看了我,又看了一眼爱人,好一会儿,才犹豫地说:“病床特紧,我试试,我尽量给你在住院部申请一张床位。”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我的第一步,这是我关键的一步,这是我为爱人的生命迈出第一个走向成功的机会。因而在我的智慧下得到了后来的所有抢救机会。(这是当时并不知道这一步与生命戚戚相关的最关键一步,如果继续在急诊大厅观察,后面的再次出血、病情恶化,早就没有抢救的机会了,因为急诊大厅没有抢救设备,根本不具备抢救条件,乱哄哄的公共场所也找不到医生,也没有固定负责的医生。)

我这位了不起的女人用智慧挽救了爱人生命的第一步,事后才知道刘良燕立即电话请示他的博士生导师管军博士说:“有一位张江高科的科研人员不明原因的大出血,申请想办法腾一张病床。”管博立即查看医院的电脑联网的爱人病例,半个小时,刘良燕通知我们办理正式入院手续。(事后才知道管博和刘良燕处于爱惜国家的人才破例收治我的爱人入院,事后才知道经过,刘良燕叙述他的申请经过,他只有请示他的导师的权利,决定权在他的博士生导师管军手里。一张病床百人求。)后来刘良燕说:“没有我的导师管博士的特批,你的爱人这次死定了。”管博说:“没有刘良燕及时申请病床,你的爱人死定了。”(后来这位博士生导师管军我们也成了朋友)

中午我们办好手续,住进了三楼的医院急救科的一个普通病房,这个急救科是全国最著名的急救中心。我看着爱人病情稳定后,点滴输夜结束,看着他午睡醒来。这时的我还是空着肚子,从昨天中午开始就没有吃饭,晚上锻炼回来发生的这一切直到第二天下午三点没有离开医院。我想回家吃点东西,拿点生活用品。下午3点多我请假离开了医院回家取用品。还没有走到家门口,(医院离我家只有10分钟的路程)就接到病房护士长的电话,命我立即回医院。抢救就从这时候开始了。

我跑步返回医院,爱人已经不在病房了,已经进了ICU急救中心,我在外面焦急地等待着,这时候的我不知道爱人病情发展的如此迅速、凶猛、恶劣,也不知道爱人已经频临生命的终结,我还在外面遵守医院的纪律,老老实实的在ICU的门外等着里面的消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