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踩火(1 / 2)

“阁下可是武安侯许凌家的公子?”

赵清不确定的询问,同时观察这可能是令他无比头疼的公子哥。

白马黑袍的公子俊逸出群,一手略显慵散按在腰腿上,狭长的丹凤眼淡然望来,好似天上仙君临凡。

身上衣物用的似乎是产自云州的一尺千两‘云锦’,他曾有幸在皇宫见过,那独特的金丝飞云错不了。

能穿得起这类珍贵绸缎,满大盈也没几个......得,人找对了。

赵清当下有些感慨,不谈武力,单是这超俗相貌,便足以令人心生叹服。

可惜是个暴虐成性的莽夫啊,过于目无王法。

听说这几年得了个要命的‘神阳咒’,可能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

望着眼前神态小心翼翼的京官,许宁逸点了点头,平静道:“府尹大人是来抓我的吗?”

京兆府掌京畿二十八县治安与行政,与大理寺、刑部、神武司并称洛安四大‘法王’。

其中‘神武司’则是大盈立国之初,专门针对修行者兴起的特殊机构。

身份被认出丝毫不意外的赵清,连忙摇头摆手:

“哪里哪里!小侯爷说笑了,下官无缘无故抓你作甚,倒是听闻小侯爷刚进京竟遭遇歹人刺杀,骇的下官当时是肝胆俱裂,恨不能亲自手刃恶贼才痛快。万幸小侯爷吉人自有天相,让您受惊了。”

一脸痛心疾首又庆幸。

“我杀了一个羽林军右卫的副尉,府尹大人真不打算再问问?”许宁逸漫不经心的提醒道。

赵清面容一肃:“那杜括本就巡防不利让妖物混入街坊,已是重罪。何况他竟敢对小侯爷拔刀相向,死不足惜,谈何过问?

“不过这毕竟是一条人命嘛,小侯爷不介意的话可否留个案录?当然主要还是以刺杀一案为主,不方便的话也没关系。”

硬着头皮说到后面,这位从三品的朝堂大臣,眼神略带试探。

许宁逸神色如常,语气稍显缓和:“没问题,这是应该的。”

“那就好那就好,快拿笔来!”

后面连忙催促手下。

看着府尹大人从护卫身上接过纸笔亲自记录,许宁逸口述了一遍前因后果,除了遇刺外,还有杀杜括的原因。

并未添油加醋,笔录都要经过衙门核证,他同样想尽快查清刺杀案。

不过此案,多半要移交给那拥有监视王侯公卿,缉查天下武力职责的‘神武司’,因为涉及到了妖物。

“府尹大人刚从宫里出来?圣上怎么说。”

办完正事,许宁逸随口问道。

赵清满脸苦笑:“没有,只是与守门的宦官口头转述了一下,然后便在外面等着小侯爷了。”

许宁逸哦了声,心想可能这位新皇帝真的生病了。

稍作思索,问起另一件事:

“听说宜州平阳郡有一桩屠村案,传言皆被剜去心肝,府尹大人可曾耳闻?”

这世道人命再不值钱,一村几百口良民被杀绝足以轰动四方,当地官府就算想压也不可能压得住,只能说瞒多久的问题。

他这也算提个醒。

“确实有这回事,前日刚传到京城,但还未找到凶手。”赵清语气苦涩,同时偷偷看了他一眼,心中有些奇怪。

面前的小侯爷不就传闻吃人心肝?

当然这嚼耳根子的话也就心里想想,肯定不能表露出来。

毕竟传闻再如何,也都没有实质性证据。

况且如此明目张胆的发指行径,经不起查,做了又何必当面提及。

一想到案子全堆在一起,他便觉头皮发炸。

真是多事之冬啊!

传的这么快?对于赵清异样的眼神,许宁逸并未放在心上,只是意外这个消息速度,几乎跟他前后脚进京。

他想了想,直言了当道:“我有个朋友算是那个村子的遗孤,托我查查幕后凶手。”

“小侯爷放心,即便你那朋友不说,如此丧心病狂的行径,朝廷必然也要追究到底!”

赵清一脸肃容,不见任何谄笑,掷地有声道。

“那就好。”

顺手完成了答应叶初凝的事,许宁逸这才策马离去。

见人走远后,赵清抹了把额间并不存在的冷汗,思虑良久,挺直腰杆,沉声道:“回府衙。”

......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不出意外,长庆坊发生的凶案在朝会上炸开了锅。

尤以御史台一帮言官热火朝天喊的最凶。

痛斥右卫禁军巡查不力、大骂京兆府失责,包括玩忽职守的神武司,挨上边的几乎全给喷了一遍。

当然还有目无纲纪的武安侯嫡子许宁逸,即使身份尊贵,也不妨碍他们输出。

虽然杜括抽刀相向不对,但直接一枪捅死,太残暴啦,简直视京师法度如无物。

由点及面,最后直接演变成文脉官员和武脉将领互喷。

文武不和,大盈开国以后就一直存在。

盖因前朝年间,大批武人兴乱,曾将中土腹地的门阀士族杀得天昏地暗,被迫往南迁徙。

遍布于绮、陵两州之地,人数多达惊人的五十万,史称‘衣冠东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