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风雪不归人(1 / 2)

作为朝廷明令禁养的凶物,按理说‘青面佛’要收归衙门销毁。

不过,听说小侯爷打算吃了泄愤,办案的主官自然没有异议,非常大度的网开一面。

当然,许宁逸没有叫他们太难做。

于他而言,这头看似珍稀的奇兽,剩余价值无非是蒸是烤。

事后当着众人面,被许宁逸毫不心疼宰杀。

只留下了部分腱子肉,剩下的则让伏雀送给府上轻骑。

对于习武者来说,如此难得一遇能养气补血的‘大药’,正是武道成长路上亟需的养分。

无论破境前的积累,还是初入上乘武夫后的枯象境,离不开大量资源支持。

所谓穷文富武,真想培养出一名合格的武夫,没点家底可不行。

许宁逸已经过了这个阶段,倒是没有过多迫切。

暮色转暗,青衣护卫从灶房取来工具。

没过多久,后院便飘起一阵诱人的烤肉馨香。

在白兰寺这种佛家清静之所烧烤野味,估计整个洛安城也就许宁逸一人敢这么明目张胆,肆无忌惮。

“要是有酒就好了。”

许宁逸左右看了眼,略感遗憾。

老孙咧嘴笑着取下腰间的朱红色酒葫芦,递给了小侯爷。

虽说许宁逸身患‘神阳咒’,最忌讳吃此类大补之物,但偶尔品尝一下问题不大。

争得老孙同意后,配着一壶精酿酒享用起来。

味道熟悉,显然是刚进城时那家小肆酒馆内打来的桂花酿。

老孙笑着说那是一家老店,传承了数代人,同这座城一起见证了诸多辉煌与衰落,难得碰上。

静谧的雪夜中,明亮的篝火映衬着男女老少三张面孔,大口吃着香喷喷的焦黄烤肉,呼着一股股热气,说不出惬意。

与主仆三人滋润的生活相比,洛安城角落的一条石街上,头戴纱笠沐雪而行的叶初凝,显得有些形单只影。

当然,习惯了山中数年如一日的清修生活,这点孤单并不算什么。

她只是有些想不通,时不时皱眉偏头,望一眼手里牵着的栗色马儿,前腿明显有一只瘸了。

青石街上偶有过路行人侧目,不时打量着这对奇怪的组合。

马儿腿瘸的不算严重,跑不起来而已,但之前不是这样的。

事情还要从三天前说起。

和那位打击人的小侯爷分别后,叶初凝便想找一家客栈暂时住下,等待屠村案调查的结果。

可京师洛安终究和其他州郡不同,哪怕是最便宜的客栈,住一晚都要一百多文。

一些临时落脚的草棚院子倒是便宜,但脏乱差不说,里面住的人鱼蛇混杂,一言难尽。

连沐浴都是随意几块破布草扎搭建的露天式。

叶初凝一个女子哪里受得了?

山上修行算不上富有,偶尔挖些草药到附近镇子上卖掉,换些米面油盐,好久能攒点碎银。

以往每年下山都会给马家村送去。

毕竟女人花销最大的胭脂水粉她向来不用,衣服常年春秋两套,基本上不会为吃穿用度发愁。

这次身上带的银子算是全部家当,路上追杀那个小侯爷已经花了一部分。

到京城拢共还剩下五十多两银子,住店不成问题,但她却不放心。

万一那个小侯爷骗她怎么办?自己总得做点什么。

眼看过了好几天都没消息,叶初凝坐不住了。

她花了些银子,跟京兆府的捕快打探屠村案的进展。

师尊说过,俗世之人花花肠最多,想求官府办事,砸银子是最简单的叩门砖。

可惜并没有得到有用的消息,只道案子还在调查。

不过叶初凝没打算放弃。

恰巧昨天看到官府告示,悬赏一个从其他州流窜过来的逃犯。

本来没在意,晚上回客栈时,却听到几个江湖游侠聊到这个通缉犯,就躲在京郊小羊山。

前后已经去了几波人,但都无功而返,有些甚至人间蒸发。

那伙人想找人组队,叶初凝自然不屑于加入,却也难免动了心思。

不仅仅是官府悬赏的一百两。

最重要的,她觉得通过这件事,说不定能直接联系官府的核心人物,无疑比衙役捕快靠谱。

至于危险,叶初凝对自己的修为很有信心,并未被那许宁逸三言两语击垮。

第二天她就寻到外城马市。

去小羊山来回百里路,有匹快马无疑能省不少事,日后回山也能用到。

进马市逛了一圈,然而动辄上百两的价格,惊得她直打退堂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