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谱隐世家族的秘密 连载

图谱隐世家族的秘密

分类:科幻异能 作者:yanqing1044 字数:3万字 标签:图谱隐世家族的秘密,yanqing1044 更新:2024-06-20 09:04:38

本书以本书以太行深山里的张家庄为故事背景,围绕村里流传了几百年的太祖遗言和太祖图谱展开叙述。太祖遗言就是张氏先祖在明朝永乐年间担任镇京总兵时,因为押运皇纲失职,而举家隐匿到与世隔绝的太行深山里。因为害 ...

惊蛰过后,雨水一场接一场地下了起来,对于这样的便利,张家庄人却感到分外的难受,因为他们一亩冬天的作物也没有种。

尤其张戴诚家,他是张家庄最大的地主,一年四季,他都打算得精明独到,就像能掐会算的算命先生一样。旱年的时候,他种谷子种绿豆;涝年的时候,他会种玉米种黄豆。可是算来算去,他怎么没有料到今年的雨水这样丰沛?他感到天道无常了,因为这一年的夏季还未到来,他却从上城买来的《新民日报》上看到,八国联军一路烧杀抢掠的冲了进来,听说把皇宫都烧了半边天。这让他倍感惊恐,沉思片刻,他用手捋了一下脑后勺的那根辫子,似乎有一种不详预感。

回家后,他茶饭不思,只是一味地想着,在内心里反问着自己,难道大清国真的要完了?因为他听说八个国家的军队,那该有多少人呀?其实总共算起来还不过两千人。而他们却浩浩荡荡地从天津塘沽登陆,一路向BJ袭来。咱们中国守军到底是干什么的呢?总之,戴诚不由被这一消息惊呆了。那种感觉,预示着亡国灭种的危险随时都会降临到他头上似的。

就在他失神思索的时候,蓦然间,听到门外有人说:“这件事,必须全家人都决定了,才能算。”众人说:“是!是!”。戴诚站起身来朝门口望去,只见叔父等上了年纪的人鱼贯而入来到他的家里。进门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似乎有难以解决的事情一般。他们在院子里站好后,叔父说:“戴诚,你看这事该怎么做呀?”

“叔父别急!什么事?坐下慢慢说。”说完,戴诚便赶紧搬了一把太师爷椅子,给叔父坐,然后朝众人示意都坐下说话。

这时老人说:“今天有一位自称俺们张家子孙的人前来认祖了,俺们不能认呀?可是不认人家就是不走,更何况他是一个大官,非逼迫俺们认不可呀?”

“认祖?大官?怎么啦!”戴诚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吃惊地询问到。

“你不知道吗?,不是俺们不认,无奈俺们有太祖遗训,想必大家从小都听说过吧。”

众人听后,连连点头,都说有所耳闻。

说到这里,戴诚顿然间想起小时候村里流传着一条不成文但是人人都牢记心头的规定,那就是太祖遗训。相传太祖在弥留之际,曾留下遗言,说:“后世之中,劝戒儿女子孙,要多读书,习礼仪,但是不可做官,凡有为官者,不论官职大小,一律开除宗族,永不相认。”

这时,合家老少都朝戴诚说:“你做为俺们张家庄最有出息影响最大的人,俺们张家的成法就是由你们一门的人来掌管的。这合族之中,无论有什么事情,你都会拿出主意来解决的。今天这事,俺们都来请教你了。你说怎么办,俺们就怎么办。”

“那人现在在那里?”

“在祠堂。”

“但不知官职几品?”

“官职是正二品,侍侯老佛爷呢。”

“各位长辈,像这样一个人,你们可曾知道他是什么时候,从俺们张家走出去做官的?”

“不知道。”众人听后纷纷摇头。

“就因为不知道,所以俺们大家才凑到一起来商议这件事情的。”

“那既然不知道,俺们又如何敢认,没有真凭实据,凭什么就说他是俺们张家子孙呀?如果他是一介平民,认也就认了,怎奈身居高官,谁敢坏祖宗规矩,成不孝子孙。……”“那好,咱们就去祠堂和他理论一番。如果他拿不出什么真凭实据,自然就会离开的。”

说罢,戴诚便和族中各家长辈往祠堂走去。

等走近后,果然发现,祠堂外还有卫兵把守,并且知府、道台以及县令俱在门外守侯。戴诚走进祠堂后,那人早已在祖宗牌位上点燃了香烛,叩拜了起来。等见到戴诚进来,赶忙起身相迎,说:“各位尊长,你们想好了没有?”

“没有!”戴诚爽快地说到。

那人听后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之后戴诚解释到:“张大人前来认祖,凭什么证明大人您就是张家子孙呢?张大人家是何年何月从张家出走?大人可知道太祖遗训,可知道俺们张家辈份安排。如果知道大人可以一一说来,俺们才能相信大人。”

那人听后哈哈大笑,之后说:“问得好,俺们是康熙二年离开张家庄的。俺家先祖张国富从小聪敏好学,取得功名,因为热心官场被家族开除。但是自从离开家乡的那一刻,俺们严格按照太祖爷给安排的辈份来执行。这辈份一共安排了三十世,分别是辜、富、胜、恩、天、理、布、荣、厚、世、络、纪、忠、心、报、国、惕、祖、首、帼、戴、蕞、资、隼、佐、冠、剀、矗、枞、菹。太祖只因在明朝永乐年间,担任镇京总兵时候,因为失职而犯下举家犯剿之罪,便带领家人逃跑到这地形隐蔽的地方。从此,太祖有感于自己做官险些给整个家族造成灭顶之灾,为后世子孙安生计。所以在临终前告诫后世子孙,莫要做官,凡是不听从劝说的,都要被开除家族,永不相认。而到俺这一代时正好是“隼”字辈,所以俺叫张隼珠。俺们家是从“富”辈被迫离开家乡的。诸位长辈,俺说得对不对,请验证。”

张竹榫说完后,合族中的人都听他讲得头头是道。甚至有些不甚明白此事的人,此时听后,对家族里的事情也豁然明了了。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认为说得完全符合事实。

可是张戴诚这时候说:“既然张大人知道俺们张家家规,那张大人为何前来相认?张大人也知道不是俺等不肯相认,只因为有太祖遗训,所以才不敢自作主张。”

张隼珠听后,半晌无语,之后说:“俺前来相认,只不过可怜咱们合家老小,在这深山僻壤受穷受苦,想借认祖之意,来给家乡增福添利,并无不孝之意。如若诸公肯相认,俺会拿三万两白银,来重修这宗祠,并修缮学堂。同时俺们村因为饮水困难,俺也将力克其难,使族人安居乐业,后世子孙永享贵利。”

“还是不麻烦张大人了,只因为有太祖遗训,俺们不敢妄做主张,希望张大人不要让俺等身受不孝之名。”

张隼珠听后,看这家族之人,既无攀亲附贵之意,也无逢迎酬和之心。无奈这时,他却岔开话说:“俺听说俺们村有两人在西方留学,志在安邦定国,但不知他将来是否也被开除宗族。”

戴诚听后,仔细一想,纳闷道,他怎么知道俺们张家庄那两个不孝之徒去海外留学。不容遐思,说“你说那两人,正是俺们张家庄。如若他们敢为官,俺决不徇私情。现在俺当着全家老少的面发誓,他们若敢坏祖宗规矩,俺会和他们断绝关系,把他们开除宗族,合家之中如若有人与他和好,下场同他一样。”

“好!痛快!既然这样,俺就不强求各位了。无论你们承认俺是张家子孙也好,不承认也好,俺们身上都流淌着太祖共同的鲜血,这是改变不了,也是不争的事实。”

“大人能想到这一点,俺们自然会替大人高兴,至于你说的银钱一事,俺们一概不收。”

“好吧!俺也就不强人所难,告辞了。”

说完后,张隼珠便命令手下人挑着大担布帛酒肉离开了。而知府和县令则摇头叹气地对他们说:“你们不识时务,不能为俊杰。”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