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溜坡——滑沙(2 / 2)

“黄河在西边的山沟里。”

“黄河大不大?”

“很大!”

其实爷爷并没有到过黄河,黄河虽然离我们只有四十里路,但是他一辈子都没有到过黄河。

黄河从哪里来?又流向何处呢?我想得脑子都疼……

其实,沙子里“洗澡”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杀菌消毒。故乡缺水,没有洗澡的条件,不夸张的说,女人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的时候,出嫁的时候,还有就是——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幸运的是,在水比油贵的故乡,人们还能在沙子里洗澡,沙子确实具有杀毒的效果,甚至还能止血。比如说,哪个地方不小心弄破了,哪怕是揭了很大一块皮,我们也不会着急,因为随手都能抓一大把沙土,把它撒在伤口上,用不了多久,伤口就神奇的愈合了。

但在沙子里“游泳”其实是很费衣服的,好在我们似乎也不需考虑这些,因为穿衣吃饭是父母的责任,我们的责任就是快乐,就是在沙子里的那种自由的感觉,即使把衣服撕破,父母也不会打我们。无非就是父亲看到了,脸一沉干别的事情了;母亲看到了,会似怒实嗔的瞪大眼睛说:“看你把衣裳扯啥样了?”然后一把把我们搂在怀里,扯下破烂的衣服,拿回屋里缝补去了,只一会儿功夫,打着补丁的衣服又披在了我们的身上,然后我们又去“滑坡”去了。

“滑坡”是更刺激的一项运动。我们会找一个比较高的土崖,土崖几乎是90度的坡度,选一条曲折一些的松软的路径,从上往下滑。

我们首先要把沿途的杂草或者刺榛拔除,然后半蹲着往后一靠,在重力的作用下,身体便迅速下降。

特别享受那种急速下坠的失重快感,耳边似乎有呼呼的风声,同伴们的欢呼早已听不见了,内心里只有“速度与激情”。

我们穿的鞋子是妈妈花费好多时日在油灯下一针一针缝制的,一般在冬天做成,但到七八月份的时候,早就磨开了窟窿,大拇指已经露在外面,脚后跟也露了出来,但穿着很凉快,因为它透风。我们趿拉着,称之为大板鞋,游在沙子里,特别像“蹼”;“滑坡”的时候,又是我们的“脚刹”。为什么脚后跟儿容易破,那是“滑坡”的杰作。

我们也常常选一段土崖,不是很高,站在顶端,双臂一端,然后纵身飞下……我们感觉到,自己就像鸟儿一样轻盈,要不是身子有些重,我们真的想像鹰一样飞上天空呢!在天空里看云,大概是另一番样子吧?

为了能飞翔的更久些,我们穿着褂子,把扣子解开,以为衣襟会兜住空气,就像鸟的翅膀一样;甚至想到了一手拿一个蛇皮袋子,拽着袋子口往下飞,但总是很难成功,有时甚至摔的鼻青脸肿,虽然很狼狈,但毕竟飞翔过,因而也很快乐,只是别让家长看出来就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