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征粮一(2 / 2)

古家大院显得气派多了,占地估计有七八亩。宽敞高大的院门可供骡马进出,雄壮的门楼连接着二米多高青砖院墙,院墙周围是农田和树木、竹林,没有其他农户。院门口有条一百多米长,一米多宽的土路直接连着河边石板路大道上。

院子两扇黑漆漆的大门紧闭着。按刘正华吩咐,傅博和兰兴志上门敲拍门环,一会左边大门上的一扇小窗打开,一个背着盒子枪的穿着国军旧军装的中年人站在小门后,神色紧张地看着门外的一群穿着各式衣服,背枪扛枪的人。没等穿旧军装的中年人问话,傅博开口说道:“我们是县政府派来的,有要事要面见二太太!”

中年人迟疑了下,说道:“等着,我通报下。”

傅博又说道:“好,我们等着,你给二太太通报说,是崔管家引见的。”

大家在门口等了五六分钟,中年人回来打开大门请大家入院。大家跟着中年人进了大院,傅博走在中年人后面,发现中年人一只袖套是空的,是个断手。

绕过大门后的大墙屏风,穿过院子进了正房客厅堂屋门前。刘正华让其余队员、战士在院子休息,自己和傅博一起随断手中年人走进堂屋。堂屋上方正座右边坐着一个中年美妇,三十多岁,大波浪发披在肩上,淡妆,柳眉下一双大眼,琼鼻下小嘴微笑迎客。她下方的座位上还坐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傅博记得昨天上午城里古家院子二楼栏杆后面的女人就是她,女人椭圆脸,肤白貌美,穿着打扮显得更摩登。两人看见刘正华和傅博走进来,都没有起身,上方正座美妇左手端着一碗茶,拿着茶碗盖的右手示意他们请坐。

中年男人把刘正华让进上方主座左边坐下,傅博坐在左边下方客座,正对着摩登女人。中年男人站在美妇侧后面。

中年美妇笑问刘正华:“贵軍找我有何要事?我是冷月霜,古汝辉的二夫人,她是三夫人沈慧兰。”美妇指了指下首座位上的摩登女人。

刘正华对四川话听不全明白,也知道他的山西话讲来对方也听不全明白,他示意傅博答话。

傅博和古家同在一条巷子里住,知道古家是大军阀,住巷子尾。平时遵循父母亲的教导,很少往巷尾走动,十多年竟然没有相互见过。今天走进古家大院,猛然看见穿着打扮与平常人家女子不同的两个美人,还是有些惊讶,一时之间当面怎么称呼对方还有些犹豫,记起昨天管家说过二太太在乡下的话,说道:“你好!二太太,今天我们找你的确有要事商量。”他指着刘正华说道:“他是城郊区区委刘书记,我叫傅博和他们。”他指了院子里的人,“都是区里工作人员。我们昨天上午到县城古家院子去拜会过崔管家,找你是为了救全城老百姓的命,借粮食。城里粮行因打仗等原因没有储备足够渡过冬春的粮食,新的人民政府不能看着老百姓挨饿,我们需要向全县产粮大户借粮,以备春荒。崔管家告诉我们古家的粮食储备在乡下大院仓库里,由你在掌管。而且我们下乡前同各大粮行老板摆谈过,知道他们今年秋收后没有向古家买过粮食。朱乡长哪里也打听过,秋收后国民政府没有征过古家捐税。听说今年收成比较好,这次准备向你借至少三万斤粮食,希望二太太大力支持,为建设新中国出力。”

二太太皱起眉头,看了眼坐在下首的三太太,心衬了下,昨天晚饭前由三太太捎来崔管家的口信,古将军的意思可以卖粮给共产党,今年的捐税可以交给新政府,但没有借粮的说法。她稍犹豫了下,和颜说道:“欢迎刘书记和各位长官的光临,我们古家是支持和拥护新政府的,我们也痛恨国民政府的腐败和无能。我听说过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爱惜老百姓,我们愿意把今年的全部税捐拆成二万斤粮食交给新政府。另外借粮…?听崔管家说过,是买粮!”

傅博一时不好回答借粮买粮,场面有点尴尬。

这时从客厅侧面走出一个端着茶盘的女孩,十七八岁,圆脸,五官精致,肤色白晢,两根大辫子吊在胸前,个子不高,稍胖,穿着讲究,不像是女佣。她给刘正华、傅博送上茶后转身就走。

二太太把她叫住:“淑英,给院子里的叔叔、哥哥送点茶水。”女孩应了声赶紧往后面走了。

二太太对刘正华说道:“这是我女儿古淑英,沒见过世面,听说来了解放军就想出来看看。”

刘正华笑着回应道:“听说的应该不是什么好形象吧!国民政府宣传共产党都是青面獠牙!”

二太太说道:“不是的,我家有台收音机,能收到新华社广播,解放军打胜仗,南京解放,进军西南,BJ开国大典我们都晓得。”

刘正华笑容满面,说道:“你们思想很进步嘛!”

二太太应道:“也不算思想进步,主要是想听听,了解一下共产党掌权后把我们有钱人啷个办?”

刘正华正色道:“只要不是持反动立场,*****反对新中国的各阶层人士,共产党、人民政府都会给大家出路的。我们会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新中国,我们尤其不会忘记在困难时候帮助过我们的进步开明人士。”

“哦!明白了,我会尽力帮忙的,我问一下,你们借粮会还吗?”二太太听了刘正华的宣传有点动心。

“一定会还的,我们考虑的是明年夏、秋粮收了就还;或者是等县里人民银行成立后,人民币运来后用人民币购买。”

“行,我明白,我更相信刘书记和傅长官讲话的实诚。我就代我家老爷作主了,二万斤税捐、二万斤借粮。谷子、小麦各30%;包谷、红苕各20%;包谷二折一,红苕三折一。搬运就只能靠你们自己想办法了。”

坐在傅博对面的摩登女人开口了,带着一口北方语调问道:“刘书记是山西人?”

刘正华正为二太太答应借粮高兴,突然听到浓郁的山西话,很惊讶看着右下方的摩登美人:“是啊!山西长治的。”

“我是长治壶关的!”摩登美人用带有浓郁的山西长治口音回应道。

“我是长治平顺的。”刘正华笑着用长治乡音说道。

二太太和傅博看着两个山西老乡飙起山西土语,不约而同相视而笑。

傅搏起身出去找兰兴志商量到哪里去找搬运。

堂屋内刘正华正好借三太太老乡的情谊和二位古太太聊天。他想借机会通过两位太太传达下县里领导对古将军的善意。他对两位太太说,昨天到古家院子没有见到古将军,可能古将军有些顾虑,对共产党的政策有些怀疑,希望古将军能主动站出来支持新政府的工作,在国民党旧人员中起到好的带头作用。说道:“共产党记着古将军在面临民族危亡的时刻,站在中国人民一边,同日本鬼子拼死血战,立下战功,在解放战争中没有参加国民党反动集团同共产党的战争。我们知道古将军十年内战中参加过围剿红军的战斗,担心我们报复,我们认为那是当时历史环境所导致,可以理解原谅!”

两位太太听了刘正华的话很感动,表示要把这层意思带给古将军,一定会劝古将军主动到县里去表明态度,听从人民政府的安排。

三人交谈了许久。刘正华知道二太太出身普通教师家庭,川西雅安人,二十年前古将军在川西参加军阀混战时,在县城街道看见放学的中学生冷月霜,一眼就相中了,派副官跟踪到家,第二天就下聘礼强行娶回军营。以后就随古将军行军打仗,川西川东川南颠沛,抗战前回到古将军老家铜川县定居。直到古将军从抗日前线铩羽而归,退隐疗伤才过了几年安宁日子。

古家大太太体弱多病,加上二个儿子随古将军参加淞沪保卫战牺牲在战场上,伤心欲绝,十年前就不问家事,一直是二太太操持古家内外。七八年前古将军在重庆又认识了唱京戏的沈慧兰,交往几次就把她娶回家做了三太太。

三太太婚后生了个儿子,六岁了。三太太不管事,不想管事,不会管事,婚前颠沛,时局变幻,唱戏生涯充满艰辛,几次情史后嫁给有钱有势的古将军也是很好归宿。在战争期间,时局动荡中,婚后能过上平淡舒适日子,也是福分了。古将军给了她想要的生活,她很满意,她给古将军添了小宝贝,她人长得美艳,会打扮,一口京片子,细声柔情,古将军宠着她,老夫少妻感情很好。

二太太看不惯两人浓情蜜意,借管理乡下生意长期住在南郭古家大院,战争期间能有南郭乡下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也是稀罕了。

院子里,兰兴志和傅博正筹划用什么方式将四万斤粮食运回城。四万斤粮食有多少兰兴志没得数,傅博给他算了笔账把他吓倒了,每人挑一百斤,要一百个人挑四次。从这里挑到县城,一个人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两天四次。而且还是细粮,还有百分之四十要折合成红苕、包谷,运输量要翻一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