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回 指点明路77(2 / 2)

苏洵激动的情绪刹那如涨潮般汹涌澎湃,无法抑制的喜悦如同炽热火焰焚身。士为知己者死,苏洵铭感不忘地说:“多谢张大人提携!苏某定当效死力,为张大人和朝廷培养未来的栋梁之才。”

张方平开怀地说:“那就太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针对子瞻和子由,肯定是要考取进士功名的。子瞻和子由都还年轻,如果能够早早考取进士功名这块敲门砖,两人日后必定大有可为。明年秋解试就要举行了,子瞻和子由一定要参加。明允,你看兄弟二人具体以什么方式参加解试最好?”

苏洵语气不确定地询问:“就在益州城参加解试?”

张方平坚定地摇头说:“非也,我觉得这不是最好的安排。我打算运作一番,让子瞻和子由以寄应取解的方式直接参加开封府的解试。科举考试,既然由主考官来评定,多多少少或主动或被动总会带有一些主观因素。我坚信如同子瞻和子由这样的千里良驹,前途不可限量,一定能够顺利通过解试,然后在开封府直接参加省试。所以,理应尽早去往京师,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在京师积攒名气,如此最利于一举高中。”

“寄应取解”于今而言就是高考移民,在户籍所在地之外的地方参加高考。

苏洵不曾料想张方平为了苏轼和苏辙思虑如此周全,感恩怀德地说:“张大人对于我们父子三人恩重如山,苏某必定结草衔环以报张大人知遇之恩。”

苏轼和苏辙再次躬身一拜:“多谢张大人!”

张方平眼见这两件事已经落定,心情大悦,勉励兄弟二人:“子瞻、子由,明年秋开封府解试,明年春暖花开之时就动身启程吧,越早赶到开封府越好。还有一年有余的时间,你们兄弟一定要刻苦学习,务必一举中第。子瞻,种将军今日就要离开益州城返回秦凤路了,我知你们情谊深厚,你去给种将军送行吧。”

苏轼依照张方平所言带着苏辙从衙署大堂离去,苏洵则留下和张方平继续海阔天空畅聊。

“种兄,是否都已收拾妥当?”苏轼在衙署内寻到种古,见其正在紧锣密鼓地督促返程安排。

“哈哈,苏兄,子由弟弟,我这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估计再有半个时辰就完全妥当。”种古见到苏轼二人前来,大喜过望,边说边上前几步给了苏轼一个热烈的拥抱,“苏兄,这次为兄真是多亏有你。张大人说了,已经上奏朝廷为我请功,返回秦凤路复命后,我这副指挥使就能升为指挥使了,并且极有可能再为我争取到武臣阶官,等于是打开了以后升迁的道路。苏兄,以后一定要去秦凤路,我必定倒屣相迎、扫榻以待,咱们兄弟再聚首!”

苏轼意气风发地点头大笑:“种兄,我和子由都会参加明年的科举考试。如果高中进士以后有机会选择地方为官,我会优先选择陕西六路,那是直面西夏的前线。如今两国大战短期内虽然不会再起,但想必小的摩擦不会间断。那才是我辈读书人施展抱负的地方。”

种古闻言狠狠地一拍苏轼的肩膀,瞬间热血沸腾:“苏兄,你我皆是同辈中人!期待你我兄弟能够陕西重逢,携手共御外敌!”

两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