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大宁最好的军舰销售商98(1 / 2)

“报告大人,朝廷来电,已经拒绝承认远东共和国的主权地位。”

“报告大人,朝廷电文,同意参加德皇所倡议各国和平及经贸自由会议,陛下谕旨,应力求争取欧洲各国与我自由贸易。”

汪大燮轻轻挥了挥手,几位报信的仆人便识趣地退下了。待会要和波立联邦的外交使臣见面,他需要先整理一下自己的衣冠。

大宁自雄踞东亚、成为世界认可的真正的“天朝上国”以后,基本只有别国使者常驻大宁鸿胪寺的份,而没有大宁使者屈尊常驻海外的份。因此在大宁的所谓外交,也就只是在欧洲巴黎长期任命了一位出行红夷总理英法德奥等邦外务、礼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当然通事对外翻译为驻欧总理大臣。驻欧总理随行一位员外郎,四位主事以及若干大使和副使。而他们的职责就是平时了解一些欧洲各国的情况,然后即时反馈给礼部理藩清吏司,或者是谈成几笔国家间的生意——甚至某种程度上这个可能是驻欧总理最重要任务。因此汪大燮这次安排和波立的使臣见面,显然不是为了外交,而是为了贸易。

一旦海军条约签订,大宁朝廷就可以成功裁撤掉大量的舰船,其中以轻型的驱逐舰和鱼雷艇为主。这些即将被裁撤的舰艇该如何处理,朝中上下各派意见不一,但有一个主旨是明确的:绝不能把这些船沉了,一定要压榨完这些战舰的最后一点价值。

今天开会时,汪大燮对波立这个国家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是个刚从俄罗斯独立出来的新生国家。从面积上来也说,绝不能说是小国,而且国土大部都是良田,稍加投资就能快速发展起来。

一个有发展潜力、有经济潜力、有好几处港口但没有海军的国家,很显然是销售过期舰船的好地方。汪大燮立刻向自己的上司,礼部尚书李殿林处发了个加急电报,并决定先行和他们接触一下,争取帮国家谈下一笔生意。

海特曼带着一丝疑惑和自己的猜想来到了汪大燮的套房,在仆人的引导下和汪大燮见了面。见到海特曼,汪大燮很客气地和他握手,客气地请他坐下,这一系列客气的动作让海特曼有些发懵,不知道汪大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阁下是贵国外交部的副大臣,我呢,我是我国的礼部侍郎,和你是一样的品级,”海特曼刚坐下,汪大燮就吩咐下人上茶,顺便和海特曼套套近乎,“于公来说,咱们会晤,也算是遵循了,嗯,你们这边的外交原则。于私来说,我也想和不认识的朋友好好交流下。来,阁下尝尝,这是天朝的茶叶,和欧洲的茶味道不同啊。”

“果然是别有韵味,”海特曼喝了一口,东方的茶竟然把茶叶放进茶碗里,喝起来总感觉有些麻烦,“早就听闻大宁是天朝上国,物产丰沛,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一个大宁人和一个波兰人用法语流利地交流,不得不说也是一种奇景。但对于他们来说,这并不奇怪,法国是全欧洲人都难以质疑的欧洲中心,学会法语能让欧洲的任何人在日常生活中省很多事。

“贵国刚刚独立,按理说应该派遣外交使团互相访问,相互建交才是。但是欧洲与我大宁之间毕竟路途遥远,从欧洲到京师,怎么也得一两个月,”汪大燮笑呵呵地说,“所以,我这个驻欧总理抓着机会,就先和阁下见一面,也是提前加深下两国之间的友谊嘛。”

绕了大半天了,双方都还没绕到正事上。汪大燮倒是不急,作为这次外交会晤占有主动权的一方,他想保持什么样的节奏,就保持什么样的节奏;但海特曼不行,他本来就没有任何信息,要是再陪着汪大燮继续扯闲篇,不知道要扯到什么时候。

“我国若是能和贵国建交,那自然是再好不过,只是可惜,等贵国使节到欧洲的时候,恐怕要比今天来多坐一两天的船了。”

“阁下说的是但泽之事吧,这件事今天英国人和德国人开会的时候可吵了许久了,”汪大燮就等海特曼这句话,见他说出来了,连忙接住,“要我说,德国人确实是不讲理了些,已经送出去的东西,现在又想要回来,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嘛。不过说到底,还是欺负贵国是新生国家,国力不及德国。”

说到这里,汪大燮招招手,一个下人捧来了一个战舰模型,整个过程太过流畅,以至于海特曼还没来得及反应,汪大燮就已经开始介绍起了这款大宁1900年下海的驱逐舰。

“我在欧洲也有些年头了,你们欧洲人常说,欧洲的未来在海上,这一点,我也赞同。贵国新国初建,想必还没有来得及建造海军,”汪大燮把模型推给海特曼,“这是我大宁工部海事局设计建造的‘文鳐’型驱逐舰,马上我国和英国要牵头签订一个海军条约,这些小船贵国若是喜欢,可以采购一批,也能在内海抵御德国海军的威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