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灯明,明灯(2 / 2)

杨文搅着油锅问:“周芬,这炸的看着不像盒子粑呀。”

周芬回过神来,继续用菜刀拍着茨菇,答复着这个新亲戚说:“是炸芭蕉。”

杨文感觉很新鲜:“啊?芭蕉也能油炸?”

周芬用漏瓢捞起一个看看,说:“我跟老辈人学的。不但能油炸,里面还塞了肉丸子呢。你尝尝里面肉炸熟了吗。”

芭蕉肉丸烫嘴,杨文掰开肉馅,又吹风又呵气地吃着,跟正把茨菇拍碎的周芬说:“炸透了,又软又糯,甜芭蕉炸熟带有一丝果酸,加上肉的油香味和咸味,很奇特。我捞起来了啊?”

周芬自顾埋头拍茨菇“嗯”了一声,砧板拍得哐哐响。

杨文问她:“茨菇怎么不切呢?非要这么拍?”

周芬:“切了还能叫响篙茨菇吗?”

灯亮插嘴问道:“什么茨菇?响篙是什么意思?”

周芬开始炒茨菇,往油锅里放擂碎的糍粑辣椒说:“人家就得拍得啪啪啪的。你们见过赶猪的响篙吧?一根竹筒,一头剖开好几刀,像刷把似的,打在猪身上,啪啪响。拍茨菇就有点像赶猪的响篙声,所以就叫响篙茨菇。而且非要舂这种糍粑辣子炒才地道。”

灯亮头一次发现家里这个不说话的人还有点意思,他和杨文守在锅边,继续尝菜的盐够不够。

杨文建议:“稍微淡了点儿,还可以加一丁点盐,就可以起锅了。”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饭菜刚烧好,灯明进厨房来,周芬马上不说话了,默默摆放好碗筷,向冒沙井走去,一瓢一瓢从冒水的喷泉口舀水装桶。

杨文他们享受着她的美食之时,周芬提着小桶去冒沙井打水浇树。灯亮父母叫她一块儿吃了再去打理果园,她都说:“树太多,要趁天黑干完,回头我自己会弄吃的。”

凤英见周芬吃饭时间去浇树,她也陪她同步,浇完果树再吃。自从周芬来到家里,凤英终于有了伴。两个没妈的孩子,同命相连,呆在一起做家务总算还有些话题可聊。

灯明是个仗义人,周芬借故出去浇园子,他通常会找个干净小碗,把她做好的菜扒拉一点出来,用二碗盖上,放在尚有余温的灶台上烘着。

他嘀咕着给弟弟们解释:“她们可能觉得人多坐不下。我们端着碗吃,不好让人家做饭人每次都吃残汤剩水。”

灯明回到饭桌,会暗中号召大家吃快些,然后跟他去果园接替凤英姐和周芬浇水。

杨文嗅到屋里屋外两人之间弥漫着略微暧昧的气息,两人总有那么一丝不对劲,他猜测有点什么事哽在中间。

灯亮没见大哥有什么热情,但也从没见过大哥当众垮脸摔门,惊吓到周芬。他们俩很有意思,女的不跟男的照面,男的不跟女的说话,心有灵犀地回避,心照不宣地错过。

虽然灯亮从大哥的只言片语中推测他不会把自己一生的幸福随随便便交给谁,可大哥每次都给那个的确没有太多吸引力的周芬留菜,不搞歧视,灯亮着实钦佩大哥的人品。

这一切,杨文作为小弟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如此尊重女性,俨然是条汉子。

杨文用撮箕抬马粪给树施肥,刻意跟灯明搭档,跟他请教算术题,顺便套套他肚子里的外面的世界。

灯明像一个小老师,循循善诱,耐心地给他讲解,再难的题都迎刃而解,末了还鼓励他:“过几天就复习一遍,吃透就记牢了。必须考上中学杨文!孙先生创办黄埔的第二年,赵伯俊先生在本地创办中学,不出家门就能上中学,免掉跋山涉水之苦。”

杨文问他:“灯明哥你要去的省外情况如何了?”

灯明说:“北伐军很强悍,去年问你爹没多久,当年打下了湖南湖北,今年长驱直入江浙地区,捷报频传,鼓舞人心哪!”

杨文惊喜地说:“那你通往航校的道路扫平了!”

灯明高兴地拍一巴掌杨文,说:“能够成行了。记住张知府活在你心里,夜夜在给你加油。考上中学,你的人生会有无数种选择。”

凝视着舀水浇着树根的灯明,杨文由衷地说:“灯明哥,你名字跟你真配,名如其人。我认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