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年有记 连载

华年有记

分类:其他类型 作者:作家P8pN9I 字数:5万字 标签:华年有记,作家P8pN9I 更新:2024-09-05 14:13:43

这是一本歌颂乡村进步与城市美好的地方文集。本书以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美丽乡村的变革和城市风光越变越美为背景,描写的是当地人民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奔赴幸福生活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进步的方方面面,表达了基层人民各方面的生活越来越好,并且已经努力达到小康水平的美好现实与欣喜。本书中的人物名字均采用化名,地名都是实名。本书通过地方县城的发展侧影展现,既让大家看到中国美丽乡

玲珑,清雅,像个别致的江南美人。

玲玲得亲切,清雅得动心。

恍如隔世的绿树民居、小桥流水,雕琢着江南淡雅、清新的水墨画。

眼前似乎熟悉的风景,让秋水突然屏息——她的家乡陈岙变得别致又美丽了!

时光无情,山河有意。花开花谢更迭,行走在故乡美丽的风景里,许多童年的记忆流失,但在秋水的身体里,依然留存着有情有意的物质——故乡情。

车本来可以直接开到叔叔家,但她早早地就下车了,她想多看看沿途的风景。

秋水哼着一曲《云水禅心》,齐肩的长发上佩戴着白色的草编圆凉帽,姣好的鹅蛋脸上透着青春的气息,1.60米苗条的身段着一袭淡粉宽松的现代中国风改良旗袍,脚穿一双平底白色绣花的老bj单鞋。她轻快地背着白色的背包,拖着一个银白色的大行李箱,行走在六月的阳光里,自在且惬意,开心又兴奋。

路上遇见说着乡音不相识的老乡,她也开心热情地打招呼。

十二年前,七岁的她随父母离开老家陈岙到fj省np市求学,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加上高中三年的时光,都是在np市的南平学校渡过的。她是个文艺青年,中学时代喜欢看中外名著,喜欢听各种古琴曲,课余最喜欢写写格律诗词、现代诗歌、散文和小小说等,有些发表在校刊上,有些在市里获奖。她也喜欢画画,美术课的成绩都是a,她喜欢简易的山水水墨画,但通常都是为了交作业给老师或参加比赛,也为了给自己赏心悦目。运动呢,也是她喜欢的,每年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也会得个二、三等奖。

独立,坚强,乐观,喜欢幻想,如她。

现在独自回归故里高考,她远远地望见了这故乡的清溪,这熟悉的景致,透着如梦的幻象,让她遐思翩翩。于是,一首诗涌上了她的心头:

不借丹青画自融,水流西去日升东。

梦余驿道回桥处,诗在枫亭墨竹丛。

且赏一溪花满岸,犹看十里翠生风。

沿途闻得乡音醉,喜见庐园有伯翁。

村口楼桥旁的三棵古枫,尤其亮眼。据说已有300多岁了,四季常绿,枝枝蔓蔓得袅袅婷婷,远远望去,像三个绿裙舞娘在随风翩翩起舞,别有风韵,枫香可人。

古枫依偎着清秀的桂溪和雕刻精致的楼桥,犹如绿虹凌溪,一边系着历史,一边连着现代,无言地诉说着沧桑和美丽。

桂溪两岸种满桂花,所以顾名思义叫“桂溪”。溪畔有精美的石栏杆相连,栏杆朝路的一面,雕刻着各种花鸟鱼虫的美图。在别处见过类似的栏杆,却没有老家这般地亲切。栏杆近旁,还有古意浓郁的高脚吊灯,远远望去,像是两队站岗的古装卫兵。

除了桂花,还有婷婷的溪柳拂岸,赏那诗情画意的一溪水,潺潺湲湲低语,如玉带镶村,令秋水心旷神怡。桂溪大概有5米宽,河道狭长,河床整洁清秀。

赏着一溪清波和沿途丽景,走在陈岙幽静的公路上,除了视觉的美感,还有一种幽静的气场,让秋水浮躁的心回归沉静。

似乎来到了世外桃源。家乡的天格外蓝,空气格外清新可人。温柔和煦的风里,五颜六色的花儿,姹紫嫣红、微笑着漫山盛开。远山如黛,层层叠叠,和长长的溪流与皓博的天空渲染成一幅写意的山水画。

这绿水青山,清秀,精致,一如当年模样。

举起手机,可以随意取景,随时按下快门,随处是一幅雅致的水墨画,或清秀或恬静或温润,却不失亲切。

秋水沉醉在故乡的美景里了。

回想起十二年前,在她的印象中,依稀记得老家陈岙只是一个普通的破败小村庄,村里只有几十间黑瓦木墙的土屋,还有先祖留下来的几处古迹和石桥,一条沿溪而筑的青石小道横贯全村,村里到处是两边长草的石头小道。村里人基本都姓叶,只有娶的媳妇是外姓的。山间的风景倒是秀丽,处处如诗如画。

叔叔和婶婶,堂妹堂弟,还有很多阿公阿婆与叔伯婶婶,早早地便在村口的顾枫亭下迎接她,不停地挥手叫着秋水的名字。

“秋水,我们都在这里,欢迎你回家!”叔叔大声又高兴地朝她这边喊着。

“嗨!我回来了!我回来了!我回来了!”秋水激动得热泪盈眶,拖着行李箱挥着左手跑起来。

“秋水,快点走过来,我们等不牢了!脖子都伸长了!”急切的婶婶笑眯眯地跑过来接她的行李箱。

大家你一句“秋水”我一句“秋水”地围着她叫。

叔叔叶茂奕,身穿白色t恤和蓝色牛仔裤,清瘦儒雅,是小学教师,是个非常热情的热心人,十里八村的乡亲有事都喜欢找他帮忙。对于叔叔,秋水是有感情的,叔叔在她喜欢哭鼻子的娃娃时期就带过她,她对叔叔一直很敬重。她曾为叔叔画像赋诗:

常帮父老热心肠,

沐雨梳风育栋梁。

吐尽蚕丝桃李艳,

贤人自有口碑香。

婶婶吴雯妹,也是个善良实诚的小学老师,微胖的她穿着米色的套裙,笑起来很甜美。他们在仅隔一个山洞的临县——平阳县怀溪乡学校教书,他们俩几天前就抽空回老家打扫好了房间。知道秋水今天回来老家,昨天就调课回村,准备好了中午的饭菜。

爷爷和奶奶育有四子,大姑叶茂莉在平阳开药店,二叔叶茂萱在江西上饶开裁缝店,爸爸排行第三,小叔叔在家里是老四,秋水和两个弟弟都习惯叫他夫妻俩“叔叔”和“婶婶”。爷爷、大姑、叔叔、婶婶等人都是党员。堂妹堂弟还在叔叔的学校读书,堂妹叶蓉蓉读初一,堂弟叶自坚还在读小学五年级。

村里人听说在大城市读书的秋水回来了,都纷纷自发前来迎接她,老老少少都热情地和秋水打招呼,拉手的拉手,帮忙拿行李的拿行李,村里顿时热闹起来。秋水拿出背包里的大白兔奶糖和其他花花绿绿的高级奶糖及旺旺仙贝等糖果饼干,一路分给村里的小孩,小孩们开心地接了糖和饼,并不着急吃。这让秋水很惊奇,换了儿时的她和两个弟弟以及小伙伴们,一拿到糖的话,眨眼的功夫就塞到嘴里吃光光了。

秋水不解地对叔叔说:“我记得十几年以前的糖都是硬糖,除了吃出蔗糖味,基本没有其他的味儿。偶尔得到一颗大白兔奶糖,便口水直流地快速剥了糖纸,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现在的孩子怎么回事,手里拿着糖怎么都不吃啊?”

她还记得两个弟弟小时候吃糖囫囵吞枣的馋样儿,噗嗤一声笑出来。她手里的糖永远是让给小弟弟叶信毓的,大弟弟叶信捷也总是让着他。大弟弟小秋水两岁,小弟弟小她四岁。

叔叔欣然笑道:“现在的孩子想吃什么都可以买到,不贪吃了。”

秋水出生于1972年12月,对家乡的记忆还是停留在儿时的七十年代中期。父亲叶茂椿在福建开裁缝店,母亲郑艾翎在家里带着她和两个弟弟,家中经济比较拮据。那时孩子吃的零食少,基本上是到山上摘刺泡或万寿果等野果吃,或吃自家种的梨子或桃子等水果。偶尔有小贩挑个叮叮糖来,也只是打个几分钱解解馋。叮叮糖就是文成本地黄坦镇的特色小吃,故也叫“黄坦糖”,是文成儿童最喜欢的小吃之一。

再看现在村里的孩童,穿的都是各式各样潮潮的t恤和牛仔裤,脚上的潮鞋也是五花八门。

回想儿时,儿童的衣着也朴素,衣裤基本都是在裁缝店裁剪的布衫,毛衣也是母亲手织的,大弟弟穿旧了就给小弟弟穿。一双白球鞋,大的穿不下了,留给小的继续穿。

秋水兴奋地随大家边走边说边往叔叔家中走去。这个时候,村里年轻人不多,以老人、妇女和孩童居多,只有到了过年,外出经商和打工的乡亲们回来,村里才会热闹起来。

她认不出自己的老家了!

她的眼眶湿润了!

村口是一幅清雅的古风水墨画,有当年的风貌。

可是走进村里,随处可见现代味十足的建筑,和村口完全是两个世界,村里的世界像绚丽多彩的现代油画。当年的土屋早已不见,可见装修豪华的农家别墅,不同风格又规划齐整的排屋处处可见。很多人的房前、窗边和屋后都养着很多花花草草,花香袭人。有四通八达的公路,整洁的路边停着小轿车。在村文化礼堂东侧的休闲地带,修建成了花园和草地,各种花树在绚丽斑斓地绽放,是散步和游玩的好去处。

叔叔家,就在离桂溪不远的排屋东边间。深咖啡色防盗门的两侧挂着一对红色的对联,联曰:“十里云溪千叠味;四围空翠一堂风。”

秋水随叔叔和婶婶走进客厅,客厅里摆了黑皮沙发,茶几上摆满了水果糕点和茶杯, dvd彩电在播放电视剧,迎面的墙上彩绘着一幅迎客松画。墙角立着一台海尔立式空调。 右墙挂着一幅书法作品,上面书写着清朝邓拓的名联:“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她被这副对联吸引住了,叔叔告诉她,此联是他们叶家人为人处世的座右铭,是爷爷留给子孙后代的家训。“春风大雅能容物”,意为做人的胸怀要像大雅的春风一样宽容。下联是当年校长爷爷叶平东为她取名“秋水”的原出处。“秋水文章不染尘”,此句为清朝邓拓的一副名联的下联,是从道家的为文境界拓展开来的,这里的“秋水”是指庄子《秋水》的玄思妙想中包含的大积极、大境界中深刻脱俗的内涵,亦如老子《道德经》里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中如水的善行相一致,即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的最高纯净境界。当然还有其他望文生义的释义,即谓文辞笔墨如秋水一般清澈明净,不沾染半点世俗尘埃,其深刻的潜藏蕴涵了一种脱俗无尘的境界。全联透出宽容无争清高的大境界,令秋水震撼了许久许久。

村里人也纷纷进来客厅,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围着秋水坐在客厅里吃茶、拉家常,乡亲们对她嘘寒问暖,亲切的乡音,熟悉的笑容,关怀的眼神,好不令她动容。

秋水得空和堂弟堂妹绕着叔叔家四层小洋房上下转悠,厨房的电冰箱、煤气灶、微波炉、电烤箱、小厨宝等应有尽有。每层楼的卫生间都有抽水马桶,还装有热水器。每层楼的卧房都有席梦思、电视机和电风扇,还装有台式空调。每一层房里的现代化设备和城里人的公寓一样,什么都不缺。

几位堂叔堂婶自愿前来掌厨和打下手,中午快开饭的时候,旁边几家近亲端来了他们自己煮的鸡鸭鱼肉,桌上很快摆满菜肴了。七大姑八大姨的,坐了满满两大桌。大家谈兴很浓,揪着秋水问她这十二年在福建大城市里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席间,秋水知道了家乡酸甜多汁的“双桂蜜桔”闻名于江浙一带。陈岙村现已更名为桂东村,属于双桂乡管辖范围之内,双桂乡因为气候适中,土质优良,适合栽种柑桔。村支书叶永丰是个老党员了,他在八十年代初期亲自到tz市的黄岩区去考察,引进蜜桔新品种,自己带头先种起来,然后带动全村人都开始种。村中每家每户或多或少都种了上百株或几百株,秋收的时候,最多的人收入上万斤,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好几千斤的收入。如今,“双桂蜜桔”早已远销全国各地。

听村支书叶永丰和叔叔口中还得知,村里的其他种植业、养兔业和酿酒业也发展得不错。

乡政府西侧的明星企业——浙江帝师酒业有限公司在zj省更是响当当的龙头企业,法人代表王光速是个老党员。帝师酒业产有各种酒类、红曲类,公司主要从事白酒、黄酒、果酒、红曲四大系列的生产,有100多个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公司年生产白酒1000吨、黄酒10000吨、红曲800吨,是zj省酿酒大户和最大的红曲生产企业。双桂乡原始森林般的大环境,清澈甜美的山泉,加上本地特有的富硒糯米和特制的优质红曲,为帝师酒业酿制好酒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帝师”牌米香型白酒、黄酒、红曲、“小金牛”浓香型白酒、伯温家酒等系列成了文成县超市的座上宾,更是文成百姓日常小酌的最爱。同时还开发出了有地方特色的红曲糯米酒、薏仁米酒、红蜜烧、猕猴桃果酒、杨梅酒等新产品,其中帝师牌米香型白酒、红曲评为“wz市知名商品”。猕猴桃酒,杨梅酒被评为“zj省优质农产品”。这些酒还远销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西方国家。帝师酒业招有员工100多人,解决了乡里部分剩余劳动力的难题。

“现在我们村一般的家庭,每年都有十几二十万的收入,还有更多的都有。”叔叔高兴地告诉秋水。

“乡里这些年外出经商的人也很多,几十万或上百万的大老板都有,桑塔纳、捷达和富康等豪车常常可见。这些大老板们热心公益事业,经常捐资捐款修桥筑路,扶危济贫。”村支书叶永丰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就停不下来。

村里的文化人还相告,村里以前出过一个名人——叶均居士,是中国研究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著名学者。他的译著有《法句经》、《清净道论》、《摄阿毗达摩义论》等,以《清净道论》最为著名。他曾被派往斯里兰卡留学,专门研究巴利语系佛学。后应中国佛学会赵朴初会长邀请,回国后任上座部研究生导师着手翻译佛典,一直在中国佛教协会研究部从事研究工作。偶尔回乡探亲,远近乡亲们都非常热情地接待他,他留有《喜今朝》和《还乡记》等八首诗在村里。

村中的著名景点是金钟山的净因禅寺,净因寺总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为文成县首处对外开放的寺院,是县文保单位。净因禅寺是所在县——文成县的佛教发源地,每天有很多佛教信徒来朝拜,香火很旺。在寺门前放眼望去,四面都是秀丽的青山,桂溪的水流经寺前,古韵悠悠的青石小路铺在寺前。寺庙后面绿树葱茏,山峦叠嶂。净因寺在一片葱绿之中,古朴肃穆。净因禅寺与叶均居士也是有渊源的,寺里文化遗存丰富,寺中到处悬挂着名联。大雄宝殿的大门两侧,留有中国佛学会赵朴初会长的楹联:“秋色平分南北雁;高风遥接东西林。”

村中还有一条闻名于温州一带的“余姚岭”红枫古道,斑驳的青石古道,比山光还俏的枫景,层林尽染,枫情画意,让远近的游人们流连忘返。

在双桂乡的西边,有个桂西村,祠堂是村里的地标性建筑,还有座有名的鹤狮山,村里盛产红心柚。秋水曾经去过多次,她写的两首诗可见桂西村的美丽风光。一首写《桂西祠堂》:

赢得风光足,清祠绿意妍。

墙呈诸类画,柱挂各般联。

入室心仪墨,临窗嶂接天。

邀游亦何幸,得见众乡贤。

另一首《探游桂西鹤狮景区》:

心醉东坡瀑,探游在碧涯。

巨岩留一线,老树见几桠。

赏日连屏阔,闻莺曲路斜。

柚林繁密处,或有故人家。

双桂乡包括桂东和桂西两个村,乡小学和乡中学就在乡政府旁。秋水当年读学前班的宝垟小学,就在村口三棵古枫的右侧,如今已经变成了养老服务中心。

大家滔滔不绝地讲了很多,秋水一一记在心里。故乡的变化太大了,她心里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久违的淳朴乡情,不时感动得秋水红了眼眶。

秋水感叹道:“我们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了,离小康不远了,大家这是要奔小康的势头啊!”

“是啊!小康可是我们大家的梦啊!”好几个人异口同声说道。

“奔小康,也是我们一家人的梦!”秋水感慨地回应。

热热闹闹地吃了午饭,下午和晚上她带着礼物走访了几个叔伯家,几个叔伯家里各种电器及现代化的装置也都是应有具有,和叔叔家里都差不多。秋水真是吃惊,十几年的功夫,村里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得太快了,都赶上城里人了。

第二天早上,秋水拜访村支书叶永丰,和他商议叫上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起打扫村中卫生,他打了个电话给村长叶永明,大家一拍即合,决定当天就行动起来。村支书到广播站一广播,全村的党员和村干部都带上自己家的扫帚和簸箕等工具都来了,大家分好包干区就分别开扫了,从金钟山顶的公路一直打扫到桂溪边,村委会以及村中各条道路,党员们都一一仔细地清扫,尤其是村中的卫生死角,这次都打扫得非常干净。村里人看到秋水和党员们热火朝天的干劲,被感动了,纷纷加入了大扫除的队列。大家把垃圾该烧的烧,该填埋的填埋,该送垃圾站的送垃圾站。忙了一天,临近傍晚,总算打扫好了。看到村中的卫生状况得到了改善,全村的老老少少都很高兴。

大扫除回来,秋水全身都过敏了,她到叔叔家对面的村卫生室去看了看,卫生室的医师拿了息斯敏让她服下。之后,她回到叔叔家的卫生间洗澡,没想到村里的热水器和浴缸也都非常好用,她感觉在自己家里一样舒心。

刚洗完澡,村长叶永明叫秋水到他家里吃晚饭,盛情难却,又是自家叔公,秋水就应邀赴席了。席间,秋水和叶永明一家其乐融融地谈起了今天的大扫除盛况,大家欢声笑语地好不热闹。晚上的饭菜也丰盛,鱼和肉都有,还杀了鸡,加上其他干菜和蔬菜,有十来个菜。

秋水问:“永明公,这些年,村里人的生活水平怎么提高得这么快啊?”

叶永明村长说:“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村里的人去外面闯荡,很多人都发家致富了。全村人家家户户都派人帮政府修路,村里的路修好了以后,来这里做生意的人也多了。村里的柑桔、蓝莓、兔子和农家酿以及其他农产品的生意越做越大。精明的人到各自然村去收购,生意越做越大,慢慢地就跟全国各地的人都有生意往来了,大家的生活水平自然也跟上来了。”

“真是没想到啊!村里这些年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很多人比我们家在福建开店都好很多啊!”秋水竖起了大拇指。

回乡的第三天晚上,为了答谢全村人对她的热情招待,秋水花钱请人叫了放电影的人来村中放电影,电影的题目叫《泰坦尼克号》。旁边十里八村的乡亲听说桂东村放电影了,而且还是世界有名的好电影,都赶热闹来看电影了。一时间,卖小吃的卖特产的卖玩具的都赶集似地赶来凑热闹了,村里像沸腾了一样,村干部和党员们都出来帮忙维持秩序,全村人像过节一样开心。

回乡赶考的日子,秋水在抓紧时间复习迎考的同时,她还抽空到乡亲家的田里一起去帮柑桔包外包装纸或一起去蓝莓基地帮忙摘蓝莓……

八十年代中期,叶永丰和叶永明等几位村干部为了帮助乡亲致富,请了县农业局的专家过来测试本村的土质,专家测试了后说村里的土质适合种植蓝莓。从温州打工返乡的村民叶茂迅愿意尝试先开始种植,他和村干部们远赴东北的蓝莓之乡——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加格达奇区引进蓝莓种子,带头先种起来,于是慢慢形成规模。叶茂迅等蓝莓种植大户被批准成为党员,带领越来越多的乡亲发家致富。现在,同村100多户村民也都陆续开始种植了,大家互相分享学习蓝莓的种植经验,村委会还经常开办有关蓝莓知识的讲座,现在每年蓝莓都大丰收,还做成蓝莓果酒,销往文成、温州等附近几个市县以及全国各地。如今,桂东蓝莓产业已经成为村里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县里领导经常来视察,县电视台还来蓝莓基地做了专题宣传拍摄。

老家的变化让秋水特别惊喜,在惊喜之余,她心里默默祝福大家的好日子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秋水虽然住在叔叔家,但每天每顿饭都有很多个叔伯来叫她吃饭,她就分别在他们家里一一用餐。

村里童年时期同龄的小伙伴叶云飞比秋水大一个辈分,她长得高高瘦瘦的,齐耳短发,瓜子脸,每天就是短袖t恤搭牛仔裤,倒也时尚清爽,她初中毕业就去wz市区找工作了,在红黄蓝童装店当店长,最近回来探亲小住,她们俩就经常相约晚饭后散步,一起回忆童年时期的趣事。秋水记得她常常拿自家的白米饭到云飞家换番薯丝给弟弟吃,别人家吃怕了的番薯丝拿回家加点白糖,特别美味,弟弟总是嚷嚷着要吃,隔壁邻居都笑她们三姐弟傻。

“那时候我们很想吃白米饭的,你们经常来换,我们都高兴死了!求之不得呢!”叶云飞狡黠地朝秋水笑了笑。

“我们家没人种田,用爸爸开店寄来的钱买米买菜,没有办法啊!”秋水也会心一笑。

“爸爸不在家,那时候村里人都很照顾我们一家人,我一直很感动。以前村里随便谁家杀猪,全村人都会分到一碗煮熟的猪血、猪内脏和猪肉,大家也经常拿菜给我们家。在福建那么多年,我们一家人一直都记得乡亲们的好!”秋水由衷地说。

“秋水,其实当时我们大家都很羡慕你们一家人,你爸爸当老板,可以在外面赚钱。可我们只能辛辛苦苦地种田,一年到头也没有多余的钱。”

“现在大家都出去打工、做生意了,很多人考上中师和中专,吃铁饭碗的人也多了,村里人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我们应该高兴啊!你也要继续加油!”秋水用带笑的眼神鼓励着叶云飞。

叶云飞也开心起来了,她表示下半年还要去温州继续努力,将来有机会自己开一家店。

山村的夜来得早,村民们忙碌了一天,一般七、八点就洗漱上床看看电视就睡了。

回乡期间,村里的其他年轻人会经常来邀请秋水一起到村里的景点走走。

回乡的日子,充满了感动和新奇,淳朴的乡情如酒,喝了就易醉。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